全球9支新冠疫苗 我國剩1支能選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891657
- Sep 27 Sun 2020 14:19
漫談免疫學-67(新冠疫苗, 台灣必須向中國求助)
- Sep 26 Sat 2020 12:38
漫談免疫學-66(全球新冠疫苗發展進度)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COVAX平台政治力干預不多,有信心獲得公平分配,且我國也確定在COVAX平台上,不選擇中國製的新冠肺炎疫苗。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4888143
- Sep 20 Sun 2020 13:45
生化-代謝-4-吃豬睪丸, 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嗎?
最近兩天有幾則有趣的新聞。
陳時中說:「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
- Sep 18 Fri 2020 16:11
漫談免疫學-66(新冠疫苗中國的好還是英國的好?)
關於新冠病毒的疫苗,Nature Review Immunology 寫了一篇文章。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7-020-00434-6
- Sep 14 Mon 2020 13:38
生化-代謝-3 (GLUT vs SGLT)
關於飯後Glucose的代謝,版主重複一次之前寫過的GLUT1/GLUT2/GLUT3/GLUT4功能:
1) GLUT1 與 GLUT3 廣泛分布於各種細胞,飯後細胞需要Glucose時,Channel便會打開。
- Sep 13 Sun 2020 14:10
漫談免疫學-65 (COVID-19 vaccine-TM)
英國牛津大學與AstraZeneca合作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Phase III trial因有一名疑似Transverse myelitis(TM)而暫停。TM的發生是病毒經由周邊神經往上侵犯某一節脊神經,例如疫苗注射點在左手上臂肌肉,病毒可能經由Brachial plexus上行,造成C5-C6-C7-C8-T1 其中一節脊神經的病變。病毒進入神經(膠)細胞後,不會在神經(膠)細胞內繁殖,TM發生的原因是免疫細胞Tc察覺神經細胞用MHC-I表現出的外來抗原而攻擊神經細胞。Tc這種攻擊行為通常會被Treg抑制。
- Sep 08 Tue 2020 16:29
井底之蛙, 英文怎麼寫?
自己寫英文最難的地方是定冠詞(the)與不定冠詞(a),哪邊該加the,哪邊不必加the,常困擾許多寫第一篇醫學論文的人。有一個簡單的通則:
1.抽象名詞加冠詞變成具體化。
- Sep 04 Fri 2020 14:10
瘦肉精不是問題, 兩岸經貿才是
這週的新聞熱點是「美豬與美牛」,瘦肉精有沒有毒?對台灣人影響不大,只是表面上的爭議,真正對台灣年輕人影響的議題是兩岸經貿即將擱淺,南向政策早已失敗,民進黨現在只能向美國求解藥,但美國恐怕拿不出解救台灣經濟的藥方。
- Aug 30 Sun 2020 11:10
生化-代謝-2(Insulin resistance)
代謝是複雜的生化反應,Glucose如何進入細胞是一門大學問,Fatty acid進入細胞又是另一門大學問。這篇文章的問題是:Insulin resistance是甚麼?
醫學生常會有一個籠統的答案:人體細胞對Insulin感應差,因此Glucose無法進入細胞進行氧化。
- Aug 27 Thu 2020 12:15
漫談免疫學-64(新冠病毒盛行率)
台大公衛與彰化衛生局的新冠病毒抗體篩檢結果出爐,陽性比例0.083%,這是個重要的數字,醫學上沒人會寫「The prevalence is very low in Taiwan」,拿到國外去報告,正確的寫法是「The prevalence is as low as 0.083% of Taiwan’s population」。
- Aug 26 Wed 2020 16:17
Parkinson's disease and calcium
寫教科書的人輕輕帶過一句話就會讓醫學生眼冒金星,下面是某位醫學生提出的問題:
我對於Harrison的一小段內容有些不解:
- Aug 21 Fri 2020 23:15
漫談免疫學-63(彰化新冠篩檢)
彰化縣衛生局驗出一名從美國返台的少年新冠病毒陽性後,這兩天的媒體圍繞普篩議題打轉,陳建仁寫了一篇文章針對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合作的新冠病毒血清檢測研究,在Facebook教生物統計學: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posts/3213303572083776/
- Aug 10 Mon 2020 17:00
生化-代謝-1 (脂肪肝)
醣類與脂肪的代謝,讀完生物化學的諸多章節,大家常會把生化反應集中在肝臟,飯後多餘的能量以肝醣及三酸甘油酯儲存起來。肝醣儲存於肝臟(25%)及肌肉(75%)。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 TG)儲存於脂肪組織(97%)、骨骼肌(2%)及肝臟(1%)。無論肝醣或三酸甘油酯,肝臟都不是最大的儲存地。
- Aug 05 Wed 2020 13:06
漫談免疫學-62(RT-PCR的Ct值)
關於新冠病毒的篩檢,RT-PCR有一個數值叫「Ct (Threshold cycle) value」,衛福部防疫指揮中心的陽性是Ct < 35,比利時工程師的檢體,做三段PCR,其中一段Ct=33.~,另外兩段Ct >35。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804000512-260114?chdtv
- Aug 03 Mon 2020 16:09
漫談免疫學-61(PCR弱陽, IgG強陽)
8/1出現一名比利時工程師感染新冠病毒無症狀的本土病例,RT-PCR弱陽性,血中Anti-Spike protein IgM陰性,IgG強陽性。
如果IgG強陽性,RT-PCR弱陽性,代表他感染過、目前病毒尚未清除乾淨。RT-PCR弱陽性,病毒一定存在,量較少而已。網路上有人解讀可能病毒已死,RT-PCR測到的的可能是死掉的病毒RNA,這是錯誤的觀念。RNA非常不穩定,病毒一旦崩解,RNA很快就會被人體無處不在的RNase分解。
- Jul 30 Thu 2020 13:03
Glucose(懶散) vs Ketone body(精明)
生物化學的代謝部份十分冗長,原文書中有幾個細節考試不會考,但卻十分重要,不會考的原因是教生化的老師沒有臨床的基礎,醫學生到臨床之後,原文書怎看都是一頭霧水。最近版上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酗酒不吃飯為何會引發低血糖?
- Jul 24 Fri 2020 15:21
漫談免疫學-60 (Antigen presentatio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有三大類,即Macrophage、Dendritic cell、B cell。Antigen presentation到底怎麼進行?細菌感染時,Macrophage會去吞食細菌,Macrophage即是APC,還需要Dendritic cell去執行Antigen presentation嗎?病毒感染時,CD8+T cell會去攻擊被感染的細胞然後摧毀病毒,需要Macrophage去執行Antigen presentation嗎?Macrophage與Dendritic cell在何時執行Antigen presentation?
- Jul 05 Sun 2020 14:20
漫談免疫學-59 (新冠疫苗-中美英&台灣)
新冠病毒疫情將如何演變?目前疫情分布圖可知美國的高加索白人及拉美人種死亡率最高。第二波疫情會如何發展?下圖可見端倪:
- Jun 24 Wed 2020 15:11
布局美國--寫給資優的年輕人
這兩天比較勁爆的新聞是,美國前國安顧問波頓的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內容有兩個重點:
1. 美、中在檯面下有大國間的友好默契,川普嘴砲習近平,卻亟需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