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出現一名比利時工程師感染新冠病毒無症狀的本土病例,RT-PCR弱陽性,血中Anti-Spike protein IgM陰性,IgG強陽性。
如果IgG強陽性,RT-PCR弱陽性,代表他感染過、目前病毒尚未清除乾淨。RT-PCR弱陽性,病毒一定存在,量較少而已。網路上有人解讀可能病毒已死,RT-PCR測到的的可能是死掉的病毒RNA,這是錯誤的觀念。RNA非常不穩定,病毒一旦崩解,RNA很快就會被人體無處不在的RNase分解。
這病例可能是一個以Th17 為主角的免疫反應。下面有一個訪客的問題:
TNF-a、IFN-g、IL-2的熱度夠高時,M1釋出IL-6,M2釋出TGF-b,除了活化fibroblast,是不是也會影響到Th17的形成? (因為IL-6和TGF-b)
[在Th17這有點卡關,一直把它單純想著是慢性發炎的主角,結果似乎是急性發炎時就出現了]
人體要用Th1或Th17來對抗新冠病毒,端視CD8+ T cell發現病毒的時機,如果CD8+ T cell很早就發現病毒,Dendritic cell也被吸引至感染處,並將病毒抗原帶至局部淋巴結促使Naïve T cell分化成Th1/Th2/Treg,然而Th1剛分化出來,接收到從Dendritic cell傳來的的Antigen presentation訊息不強(病毒量也真的較少),此時Th1可能會誘導Th17分化,Treg則抑制Th1,如下圖所示: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914500/
Th1強度大於Th17。Th1適用於抗原量多時,可迅速以IL-2、IFN-g、TNF-a擴大免疫反應。Th17則是Mucosa immunity,不強,用於維繫免疫防線防止共生細菌或病毒入侵(immune barrier from invasion of commensal microbiota)。免疫系統要選擇Th1-dominant或Th17-dominant或Th1 +Th17來對抗入侵的新冠病毒?好比戰爭的策略,當敵人不強時,決策當局會先數數自己的籌碼,再選擇打防衛戰(Th17)與病毒共存,或打殲滅戰(Th1)與病毒誓不兩立,或先防衛再殲滅(Th17-dominant followed by slow Th1)。
Th17 cell可分泌IL-17及IL-21
IL-17作用於上皮細胞及免疫細胞,可增加局部Cytokines(IL-6, G-CSF, GM-CSF, IL-1β, TGF-β, TNF-α)及Chemokines(IL-8, CCL2/MCP1, CXCL1/GRO-α)的量,以達到吸引免疫細胞至局部感染處。
IL-21促使IgM在B cell進行Class switch to IgG or IgA,並促使Plasma cell分化及抗體分泌。
比利時工程師血中anti-Spike protein IgG很強,但與新冠病毒結合之後只可延緩/阻撓病毒感染新的上皮細胞,無法使病毒完全喪失感染力,因此嚴格說是Binding antibody,而非Neutralizing antibody。病毒被Binding antibody托久了沒進入細胞就會自然崩解,從RT-PCR弱陽性可知只有少量的病毒能僥倖進入細胞繼續繁殖,如果被CD8+ T cell(Tc)發現,Tc就會去攻擊被感染的細胞,細胞死亡、病毒被釋放出來又被Binding antibody困住或被Tc摧毀,但在Binding antibody與Tc的作用之下,仍會有漏網之魚(病毒)偷偷進入細胞,這就是比利時工程師目前的狀況,即沒有症狀,篩檢時拿到的檢體可能含有Virus-IgG complex。你可以想像如果有一天當病毒量突然增加,促使Th1活性提升一點,Anti-viral cytokines (IFN-a/b/l)的量提升至足以清除細胞內病毒,RT-PCR就會轉變成陰性,血中Anti-Spike protein IgG可能會隨病毒消失而慢慢減弱。
- Aug 03 Mon 2020 16:09
漫談免疫學-61(PCR弱陽, IgG強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