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氣溫驟降,有年輕人猝死:
雲林29歲男上山喝咖啡 突然頭暈昏倒猝死
- Dec 24 Sun 2023 22:12
年輕人天冷猝死與新冠疫苗有關嗎?
- Dec 09 Sat 2023 16:09
普丁出訪中東
依據王孟源博士的說法,俄烏戰爭爆發時,正值美國通脹攀升,俄羅斯央行行長納比烏林娜曾建議中國賣掉美債,讓人民幣升值,這樣美元霸權就會垮掉。現在回頭看,2022年中國人民銀行清空美債的理論是正確的,但中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心結,儘管納比烏林娜的看法可能正確,但俄烏戰爭事發突然,中國仍怕跳錯坑。
- Dec 03 Sun 2023 12:32
如何降低肺癌的發生機率?
許多醫師在媒體常用高中生都知道的外行話來談醫學,程度仍停留在醫學生的共筆水平。
肺癌最近二十年為何會變多?
- Dec 02 Sat 2023 22:48
中美金融對撞時兩岸將完全統一
中美兩國於2018年開始在貿易及科技對撞,二戰以來,沒有國家敢與美國這樣對撞,中國卻越撞越強,主因是中國的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33兆早已超過美國27兆美元。全球只有中國有那麼龐大的製造業能吸收美國的科技元件,轉換成實實在在的產品賣回美國。貿易戰與科技戰,美國都打不下去了,一如美國在俄烏戰爭中不肯認輸,因此在中美貿易戰與科技戰,美國苦撐喊著「制裁這、制裁那」講給美國人聽了爽。
- Dec 02 Sat 2023 14:49
黴漿菌肺炎
最近黴漿菌肺炎在大陸流行引發另一波中國肺炎的歧視言論,許多醫師提到Walking pneumonia(行走的肺炎),卻不知為何黴漿菌肺炎叫做Walking pneumonia。其實,從Walking dictionary(活字典)不難想像Walking pneumonia是隨處可見的「活肺炎」,你早晨起床咳幾下,把一些痰咳出來,感覺有點奇怪,今天怎麼咳出那麼多痰?你可能得了Walking pneumonia(活肺炎),自己好了。
- Nov 26 Sun 2023 16:10
怎麼看侯友宜?
- Nov 25 Sat 2023 15:45
從藍白分手到藍綠統獨之爭
藍白終於分手。侯友宜找趙少康搭檔,接下來是藍綠統獨之爭,台灣人民無法閃躲,柯文哲應該會被邊緣化。
- Nov 20 Mon 2023 20:03
免疫失衡病例
分享一個免疫失衡的病例:
62歲男性,主訴腹脹一週,食慾變差,大便稀稀水水。他外表看起來沒有甚麼不舒服,我很快開了腹部X光及抽血單。檢驗結果與他的症狀完全不符,WBC 16730/ul,Neutrophil 95.2%;CRP 21.81 mg/dL。我馬上把他轉到急診室,他一臉錯愕,原本只想說是簡單的腸胃炎而已,來拿個胃腸藥,怎會那麼嚴重?他在急診室做了腹部電腦斷層,只有少量腹水及肋膜積水,找不到感染源。住院打抗生素Teicoplanin + Tazocin,治療四天,CRP升至28.94 mg/dL,WBC升至28730/ul。下面是他的CBC-DC及CRP數據:
- Nov 18 Sat 2023 23:09
生物行為的誤差大約是多少?
藍白合,簽訂契約,民調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一點。人是生物,生物行為的誤差是多少?版主的經驗是「大約正負5-10%」,例如健康的正常人同一天抽血,上午驗白血球數值5500,中午6500,晚上6000,三者平均6000,誤差正負8.3%(500/6000 x 100%)。我們用一篇醫學文章來說明:
- Nov 18 Sat 2023 18:56
習拜會,停止武裝台灣
11月15日「習拜會」最重要的一句話是習近平對拜登提出「停止武裝台灣」,把中美檯面下的談判直接端上檯面。自2018年以來,美國相繼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及科技戰,都被中國擋下,全球國家都在看美對中貿易戰及科技戰失敗。科技是美元的化身,美國1985年打壓日本半導體發展,讓日本GDP停滯三十年,而美國憑藉鍵盤高科技的優勢甩開日本,操控全球實體科技產業(美國自己不會做),讓美國GDP保持全球領先,但這些一一被中國破解,中國靠領先的實體科技產業,GDP直追美國,逼使美國不得不笑臉迎接習近平訪美,美國商界領袖爭相與習近平會餐,拜登看了作何感想?
- Nov 12 Sun 2023 11:08
流感重症病例機制探討
這篇討論一個最近新聞中的流感重症病例: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81139
- Nov 11 Sat 2023 18:56
解放軍殲11攔截美軍B52,意義為何?
- Nov 04 Sat 2023 18:26
紅黴素的副作用,胃痛
口服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是少數人吃了會胃痛,紅黴素也不例外。分享一個病例:
54歲女性胃痛三天,越來越痛,吃藥沒用,因而半夜掛急診,急診室檢查不出問題,因而把她轉到門診。她從今年七月開始咳嗽,八月在北榮胸腔內科做了一系列檢查都查不出原因,最後試紅黴素治療黴漿菌感染,10月13日開始吃紅黴素,10月19日凌晨掛急診。抽血檢驗比較特殊的是WBC 17520/ul, Seg. 89.7%, CRP 0.05 mg/ml。門診再驗一次(16:30)WBC 22410/ul, Seg. 89.2%, CRP 0.07 mg/ml,代表沒有明顯的腹腔內感染。他胃痛的原因是吃了紅黴素,恰巧發現紅黴素會刺激她的骨髓製造白血球(特別是Neutrophil)、紅血球及血小板,停藥五天後WBC下降至10360/ul,紅血球及血小板回歸她的常態。紅黴素刺激造血細胞成熟,病例十分罕見。
- Oct 30 Mon 2023 16:00
烏克蘭與以色列戰機被擊落?
最近一週在俄烏與巴以戰場上有兩則被台灣媒體忽略的新聞,其一是俄羅斯擊落24架烏克蘭戰機,其二是以色列多架F16戰機被擊落。
https://m.163.com/dy/article/II9TOT7G05538ZXT.html
- Oct 23 Mon 2023 14:09
免疫負債從哪兒來的?
免疫負債(Immunity debt)是某篇文章的假說,這種觀念並不存在於新冠疫情之前,事實上也不存在於免疫系統。請看下文:
https://www.mcgill.ca/oss/article/covid-19-medical-critical-thinking/claims-immunity-debt-children-owe-us-evidence
- Oct 17 Tue 2023 15:23
普丁抵達北京
普丁今天抵達北京參加一帶一路峰會,兩年的觀察,從俄烏戰爭到以巴衝突,普丁膽大,習近平心細,利用俄烏戰爭與巴以衝突一層一層撥開美元霸權華麗的外衣,可以這麼說,現在美元霸權猶如穿著昂貴時尚內衣褲的模特兒,大家早已看透裡面藏著甚麼東西。
- Oct 12 Thu 2023 21:31
mRNA疫苗注射後 "去了哪兒"?
這篇來談談mRNA疫苗打進手臂肌肉後「去了哪兒」?
首先要有兩點認知:
- Oct 09 Mon 2023 23:07
登革熱疫情是地球暖化造成的嗎?
最近有媒體引用專家(包括世衛組織)對登革熱流行的看法,認為是全球暖化創造適合病媒蚊生存的新地區。提醒版上朋友,投資理財千萬不要相信財經專家,打疫苗也千萬不要相信醫學專家,他們會讓你輸掉一生的財富與健康。
- Oct 01 Sun 2023 12:00
退燒的意義
海倫凱勒的奮鬥是寫給小學生看的勵志故事,她的聾與盲是嬰兒時期一次高燒引起,如果感染擴散至腦部,她不會只有聾與盲(會有肢體與智能的障礙,但她沒有),感染也不會恰巧針對兩眼與兩耳;她的聾與盲應該是單純的發燒造成。免疫學延伸至分子層次之後,慢慢揭開發燒對人體的影響,但醫學界可能要花半個世紀才能消化這些知識。
- Sep 22 Fri 2023 15:45
N+E治療病毒性牙周病
N+E (Nexium + Erythromycin)可治癒口腔病毒引起的牙周病是我治療胃幽門桿菌感染(Amoxicillin + Clarithromycin + Nexium)偶然的發現。Amoxicillin是牙醫師常開的抗生素,也常用於治療細菌引發的牙周病。把Clarithromycin換成便宜的Erythromycin,拿掉Amoxicillin,便可治癒病毒引發的牙周病。分享一個牙周病病例。
48歲女性,主訴是長期牙齦發炎,從診所到醫學中心都束手無策。她的病況是上下齒槽每顆牙齒的牙齦都紅腫疼痛,吃東西非常痛苦,某位牙醫師建議她來找我,看是否是腸道免疫的問題。真的有點驚訝!我開了N+E給她,一週後回診,她說改善不多,我有點為難,可能是慢性感染需要吃久一點,於是建議她再吃一週試試看,沒想到吃兩週她的牙周病竟然好了。她說吃N+E胃會不舒服,因此我建議她暫時停藥觀察。
- Sep 02 Sat 2023 14:21
民進黨把國軍變成笑話
本週新聞焦點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問中國當下,華為官網秒殺熱賣Mate 60 Pro手機,特點是5G的速度及衛星通話功能,蘋果iPhone岌岌可危。
- Aug 26 Sat 2023 21:23
新冠疫苗引發免疫力低下病例
64歲男性,新冠疫苗注射資料如下:
2022-7-10:Moderna
- Aug 20 Sun 2023 13:41
你相信實證醫學嗎?
內科系之中,我從R1就選定肝膽胃腸科,主因是「藥」很少(其次是檢查多,如超音波、胃鏡、腸鏡),我可以甩開商業化騙人的Evidence based medicine (實證醫學),即使肝膽胃腸科也有商業化的實證醫學,PPI(Proton pump inhibitor)就是一例。實證醫學教醫學生胃食道逆流與胃潰瘍要吃四個月的PPI才會好,這是頂級醫學期刊配合藥廠胡說八道。
- Aug 01 Tue 2023 23:53
中國的「四兩」策略
美國對中國科技制裁從剛開始只限高階晶片,現在已進入鋪天蓋地的全面制裁,舉凡半導體製程所有軟硬體設備,到AI、5/6G、雲計算,全部封鎖。中國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對準美軍。美軍與美元是連體嬰,只要打中一個,另一個便氣虛。鎵是飛彈及雷達系統所需的重要元素,美國五年(甚至十年)內都無法自己純化各種鎵的化合物,不僅先進武器無法依約交貨,美軍雷達系統的維修也會出問題。缺鎵會弱化美軍,也會影響美元的信用,更何況中國尚未對美國實施稀土化物的制裁。估計中美科技戰,美國會打不下去,這一戰局是美國主動挑起,打不下去就是輸了,同樣會對美元的信用產生影響----美國其實沒那麼強。相反,中國沒輸就是贏,人民幣會再攻上一城。中國有一句成語,四兩撥千金,「鎵」就是中國的「四兩」策略。
- Jul 09 Sun 2023 12:37
疫苗從沒預防過甚麼感染
分享一些數據:
下圖是小兒麻痺症美國的病例
- Jul 08 Sat 2023 13:10
登革熱的免疫病因
登革熱又開始在南台灣流行,它的致病機轉在醫學文獻上寫得非常複雜,即使感染科醫師也未必能看懂。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15537/
- Jun 24 Sat 2023 00:31
SV40是甚麼?
SV40(Simian virus 40)是1960年在小兒麻痺疫苗中發現的病毒,原因是造成小兒麻痺的Polio virus最早以恆河猴(Rhesus monkey)為實驗模型,而且最早的小兒麻痺疫苗來自恆河猴的腎臟細胞培養出Polio virus,沙克疫苗是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沙賓疫苗是活病毒的減毒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1952年Hela cell用於培養Polio virus,但原始的病毒液來自恆河猴,當時不知道大部分的恆河猴已被SV40感染,以感染猴的腦及腎為主。因此1961年以前的小兒麻痺疫苗部分含有SV40,這項發現導致1960-1980年生物醫學對SV40的研究熱潮,其中之一便是腫瘤生物學。
https://wleemc.pixnet.net/blog/post/1178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