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大學甄選簡章出爐。國防醫公費生20名經由軍校正期班招生。
- Nov 02 Wed 2016 17:43
106年普醫甄試名額744
- Oct 29 Sat 2016 10:05
國防醫學院學生的一天
每年五六月PTT SENIORHIGH或medstudent都有「國防醫 vs OOO」之類的問題。按照簡單的統計學來說,70級分以上對醫學有興趣的男生只有15%適合讀國醫,女生約5%。因此你上 PTT 問「國防醫vs OOO」是白問的,想讀國醫的15%不會回應你的問題,七嘴八舌的回應不會給你正確的答案。可以確定的是,當你想問「國防醫vs OOO」這個問題時,代表你不適合讀國醫,果斷放棄國醫是最明智的選擇。
- Oct 28 Fri 2016 18:50
流感病毒的天擇
10/25有一則新聞:6歲男童家住高市左營區,9月27日感染發病,出現發燒、腹痛、腹瀉及活動力不佳等症狀,到附近診所就醫服藥,但因症狀沒有緩解,隔天9月28日到國軍左營分院掛急診,經快篩是感染A型流感,男童當天就出現意識不清、呼吸衰竭,在急診室插管治療,並轉送高雄榮總小兒科加護病房。男童插管後因急性腦炎陷入昏迷,當天即通報A型流感併發重症,並給予抗病毒藥治療但病況未見好轉,10月12日家屬放棄治療。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66717
- Oct 26 Wed 2016 17:34
NEJM-停經後骨質疏鬆新藥
醫學生要讀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共筆K完似懂非懂,拿起原文書越讀越覺困惑。 10/19 NEJM 有一個新研究的Highlight:
Romosozumab Treatment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Osteoporosis
- Oct 23 Sun 2016 16:45
醫學系要怎麼唸?
期中考又來了,共筆K不完,原文書不是買來唸的,那醫學系到底要怎麼唸?台灣醫學教育的確存在許多問題,沒有醫預科的台灣六年制醫學系不適合移植美國整合式醫學教育。醫學院的科系畢業拿到的是Professional degree (PD),不是Degre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DLAS),兩者學習方向完全不同:
PD是Intensive study,著重 "深而強"
- Oct 22 Sat 2016 00:21
Intern-銀彈
不知從何時開始,實習醫師Intern變成「銀(In)彈(ten)」,有人能說出典故嗎?
現有的Intern訓練中,三總的訓練源自版主年代,經過時代變遷,為了訓練畢業後獨當一面的醫師在部隊發揮功能,其中有許多的變與不變,在保護主義瀰漫之下,是當今所有醫學中心之中較正常的訓練。
- Oct 20 Thu 2016 00:44
rFVIIa--最近網路醫界的爭議
最近網路醫界與健保署有一件小糾紛,是關於植入性胎盤(Placenta accreta)產後出血可能要施打Factor VIIa,這種蛋白製劑一針台幣15萬。
https://www.facebook.com/jinchung.shih/posts/10210991839733335?pnref=story
- Oct 16 Sun 2016 09:28
10/15醫學系公費生說明會
10/15(週六)衛福部醫事司召開醫學系公費生說明會,由醫事司長石崇良主持,開了三個半小時,雙方達成初步共識如下:
1. 在正式契約內容公告前,各校不得催繳契約書。
- Oct 15 Sat 2016 17:25
翻轉醫學教育?
上週國防醫學院邀請台大教授葉丙成以「面對新世代的教育新思維」演講,我抽空把影片看完,得到一個結論:
並非每位大學生上大學的目的都是追求知識,搞外務常比去上課重要。現在網路課程及資料五花八門,老師很難做出比網路更好的教學,課堂上如果沒有讓學生耳目一新的內容可使知識瞬間轉化為實用的能力,學生出席率恐怕會很低。這是每個老師面臨的問題。
- Oct 09 Sun 2016 23:09
細菌感染-Apoptosis與Autophagy
Autoimmune disease、Apoptosis、 autophage 這三種機制讓人好奇細胞哪裡不對勁才有了自我毀滅與自我更生的差別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版主用臨床上最常見的生理與病理現象來解釋。
- Oct 08 Sat 2016 21:00
悲涼的國慶
今天是國慶連假的第一天,台北市早晨出現一點陽光,不久又是綿綿細雨。今年國慶感覺蠻淒涼的,台北市街頭難得看到一面國旗。某位版友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現在或六年後啞吧吃黃蓮的人會持續增多嗎?除非你有一個好爸爸,不然每個初入職場的人都會吞下幾顆黃蓮。最近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貨幣政策的效果已經到極限,他提出幾個突破經濟困境的藥方,讓人感覺那些藥方全都是安慰劑,比較具體的藥方是「都更」與擴大「基礎建設」,也就是擴大內需來救經濟。
http://house.udn.com/house/story/5886/1993192
- Oct 05 Wed 2016 18:41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自噬作用
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頒給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研究主題是細胞的自噬作用(Autophagy)。
- Sep 29 Thu 2016 22:20
M81林石化榮獲醫療奉獻獎
三總院長M81期林石化學長榮獲今年第26屆醫療奉獻獎「一生奉獻醫路有你」個人醫療奉獻獎,下面是聯合報的專訪: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985998
- Sep 27 Tue 2016 19:33
住院醫師的肥胖、過勞與值班
今年四月台大醫院有一名30~歲的總醫師,已取得感染科次專科資格,輪值時很少漏接電話;有一天他未到班,電話也未接,院內同事至宿舍查看,發現他已昏迷。雖然院方緊急手術,移除腦中血塊,但神經功能受損。聯合新聞有一篇報導,四個月來已有四位醫師發生中風或猝死。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673724
- Sep 27 Tue 2016 13:43
震撼教育-霸氣的國醫入伍生
- Sep 24 Sat 2016 15:49
醫院評鑑將不評「醫事人力」
醫師納勞基法又成為網路話題,我認為就像「執政」一樣,沒在那個位置上,猶如瞎子摸象,只摸到自以為是的一個面。針對醫師納入勞基法,台大校長楊泮池有一篇專訪如下面網路連結。現在不管誰寫文章反對,尤其是醫界大老,就會被民粹式的留言羞辱批判。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33402
- Sep 22 Thu 2016 18:14
9/24, 8:00/pm三立<菜兵日記>
今年軍校聯合入伍訓,陸官的FB很冷清,最近三天才在陸官FB有入伍訓影片。9月24日週六晚上八點三立將播放<<菜兵日記>>,其中一部分是今年軍校聯合入伍訓。
- Sep 21 Wed 2016 17:48
大一原文書要讀甚麼?
最近在讀普化原文書,有些迷惘,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花時間在它們身上?(不是我在炫耀,是真的像在教國中生⋯⋯)
M116學弟這樣問。
- Sep 19 Mon 2016 08:38
網誌計數器4000000
今天中午過後,網誌計數器將飛越4000000。
- Sep 17 Sat 2016 14:11
台灣的屍速列車
繼WHA(World Health Assembly)之後,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9/27將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台灣迄今尚未收到邀請函。在WHA會議上,中共限定台灣衛福部長林奏延不得在發言中提及「台灣」兩字,比起2009年衛生署長葉金川自然說出「台灣」,小英政府顏面盡失。缺乏九二共識,台灣走得出去嗎?ICAO是繼WHA之後另一警訊。
- Sep 13 Tue 2016 12:05
Rheumatoid factor 與肝炎的關係
Rheumatoid factor 指數高於正常值(<20 IU/ml)為何要測B肝與C肝病毒?
回答此問題之前,版主要再次提醒國醫學弟妹,基礎醫學最重要的三門課是生化、分生、免疫。想要讀懂Janeway Immunobiology,要先學好生化與分生,否則讀 Janeway Immunobiology是在讀天書。
- Sep 11 Sun 2016 22:18
病毒感染與Neutrophil下降
人體清除細胞內病毒主要靠IFN-alpha/beta,當嚴重病毒感染時,免疫細胞分泌IFN-alpha/beta 會增加,過量會抑制骨髓製造Neutrophil。這種情況常發生,但臨床上都是暫時性的抑制,抽血測CBC很難抓到Neutrophil被抑制的時間點。分享一個Neutrophil被延長抑制的病例:
- Sep 05 Mon 2016 14:41
九三遊行之我見
九三遊行後,網路討論的都是軍公教退休金的議題。昨天與我家女主人談論九三遊行:時間在軍人節,人數超過十萬。當年大家一起入伍進軍校,有些人30~歲退役,有些人50~歲退役,現役與退役其實是同一批入伍生的兩個集合。九三遊行的意義不在年金,而在軍人對三軍統帥的不信任,這是台灣潛在的危機。如果蔡英文還沒感覺已被軍人拋棄,台灣危在旦夕,講著講著,身旁的她突然對我說:「我們要不要多買一點美金?」
- Sep 03 Sat 2016 13:49
九三軍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