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唸書時,有位同學是從上海來的女醫師。有一次聊天時我問她,上海是不是有個地方叫江灣?她劈哩啪啦跟我講了一堆東西,說實在的,我沒去過上海,對她講的東西沒啥興趣也聽不懂。
目前分類:軍醫相關 (223)
- Nov 14 Sun 2010 14:43
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Nov 13 Sat 2010 17:41
從終身俸談起
到我這個年紀,每次跟同學聚會都會聊到終身俸。提到終身俸,我的心就會有一叮點的小痛。會羨慕嗎?那倒不是。只是別人有而我沒有!我退伍時有一筆小錢可以存18%,每個月的利息收入不到5000塊,當我同學講到他的利息時,我的心又一陣酸!軍醫是最不怕退伍的軍種,屆退時大家都可能有兩張以上的專科醫師證書 (我的證書多到想把幾張退掉),再怎麼差還可以做家醫科。
- Nov 12 Fri 2010 12:37
醫學中心的要件---研究
當今台灣的醫療慢慢走向「醫學中心」與「非醫學中心」兩大塊。以外科而言,神經外科與心臟外科若是沒有在醫學中心的優渥環境下,大部份的區域或地區醫院都無法支持這些手術。有的醫院花錢買了設備,請了醫師,最終都難以維持下去。許多神經外科與心臟外科的專科醫師在醫學中心受訓之後,往往很難找到心目中理想的醫院。據我所知,即使三總是國軍的醫學中心,也因缺乏研究與教職,神經外科與心臟外科曾經陷入某種困境 (有點難堪,我就不說了!)。
- Nov 11 Thu 2010 23:40
劣幣與良幣
我沒下過部隊,沒待過三總以外的軍醫院,我知道軍醫的事多半來自同學。昨天看到 vinecristine 學弟赤裸裸的描述 (對 "那民間醫學院的醫師呢?" 文章之回應),著實嚇一跳。那些事情我都知道,但若沒有親自在裏面待過,很難寫得如此淋漓盡致,感謝 vinecristine 學弟告訴我們這些事。
- Nov 10 Wed 2010 03:38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本來想去睡覺,看到vinecristine 學弟的回應 (文章 "那民間醫學院的醫師呢?"),有點睡不著,我覺得跟我十五年前剛退伍時的想法類似。我到美國去一趟,最大的收穫也許是拿到洋博士,但我從我老闆那裏學到一樣金錢與時間都買不到的東西「Everything is possible」。
- Nov 09 Tue 2010 16:23
全民健保與軍醫院
民國九十年軍人納入全民健保後,軍醫院受到很大的衝擊。以前有大筆醫療經費由國防部支付,軍醫從中取利,將原本用來服務軍人的設備移給民眾病人優先使用。因為替軍人看病無利可圖,主治醫師多半敬而遠之。我當 Intern 時,在三總也要看軍人的門診,隔壁診間不是住院醫師就是總醫師。主治醫師經常是掛名,很少親自到診,有的或許會來,也只是看幾個意思一下。
- Nov 08 Mon 2010 16:52
每年1300名醫學生的壓力
如果你是110期的小學弟/妹,等你七年畢業時,台灣又有7800名醫師出爐,你們新出爐的1300名加上去共有9100名。這就是國醫代訓生、自費生立即與即將面臨的壓力,其實沒比軍費生好到哪裏去,而且這是未來醫學生面臨的共同壓力。
- Nov 07 Sun 2010 19:15
競爭與自私--給國醫學弟/妹
當一群優秀的人才聚在一起去競爭三總那每年三、四十個名額時,同學之間必然會籠罩著自私的氣氛。那種感覺會讓人很不舒服,我也曾這麼看著走過七年。「人一定會自私,而且一定要自私」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但自私的背後要留下寬容的餘地。你不可能讓每個人都稱讚你,因為你只是個平凡的人;但當你「自私」地取得你想要的東西時,須留意背後有多少好與壞的批評。對於好的批評你當然會喜歡,但對於不好的批評你要慎思,不然就算你暫時能留在三總,將來也很難過得愉快。千萬別認為三總是個金字招牌,不管你從哪個軍醫院出來,勢必都要有一番努力才會被認同,不然你只能往區域醫院跑或者去開業 (除非你有傑出的研究,三總出來的校友似乎不會比較好)。
- Nov 04 Thu 2010 12:03
身在福中不知福
這十年來,我在軍醫體系外的醫院工作,發覺軍醫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有的醫院都是國防部替你蓋好,你真的需要點甚麼設備,開口向國防部要要看,一次要不到,兩三次總會要到。只要用一點買武器的零頭,你就可以買到最好的設備。軍醫院一半以上的人事成本是由國防部來負擔,你不必擔心經營不善醫院會倒,就算快倒了,也有國防部替你撐著。你不必擔心沒有住院醫師,每年都有學弟/妹從母校畢業挹注新血替你值班。
- Oct 29 Fri 2010 22:59
國王的新衣
昨天以前這個網誌每天只有20-30人點閱,昨晚突然爆增十倍,我不曉得發生甚麼事,一定是哪位讀者瘋狂散布這個網誌的消息。我看過幾天,我的同學、同事很快就會知道我在這裏發牢騷了。
- Oct 25 Mon 2010 17:29
從學測談起--國醫的影響力
現在國防醫學系學弟的資質實在太好了,如果就學測70-74級分的標準,全部都可以申請到「台、清、交、成」的熱門科系,某些學弟的成績甚至可以上國立大學的醫學系。相較於我那個年代,如果用今天的學測成績來比的話,真的不好意思說,被學弟們嘲笑一下也無妨,我們大概的範圍是55-73級分。每期總有1-2人考上私立大學醫學系,都是因家境不好來唸國防。今昔對照,可謂天差地遠(那時國立醫學院只有台大、陽明,私立只有北醫、高醫、中國、中山)。也因那時學生程度差異很大,許多人唸九年才畢業,我們這期有四分之一的畢業生原本是高1-2期的學長。
- Oct 24 Sun 2010 10:52
國防醫學系畢業後真的要服役14年嗎?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真的要服役14年嗎?你若問軍醫的高層,他一定斬釘截鐵告訴你「是」,因為招生簡章那樣寫,他不能說「不是」。服役14年是7x2的數學。既然四年制官校要服役十年,換句話說,一年軍費要服役2.5年,七年軍費就要服役17.5年。如果招生簡章寫17.5年,一定會把考生嚇跑。
- Oct 19 Tue 2010 22:14
終身俸--17.5 或 20 年
- Oct 18 Mon 2010 15:31
我為甚麼要離開國防醫學院?
民國八十年是我在國防醫學院最感傷的一年,看著跟我一起留校的同學一一出國唸書,心裡很難受。而我,想到考績就怕 (詳見置頂文章:人生沒有用不到的經歷),這種事若要來第二次,我的一生不就毀了。「考績」是一種拙劣的馭人術,很容易讓人看破手腳。既然主任已猙獰地露出手爪,那就要看他抓不抓得到我,而我願不願意讓他抓。我並非沒有好的EQ,對主任表示「偽善」我也做得出來,但讓我決定要抽身離開的原因是與國防醫學院新上任的院長在生化學科的一次座談有關。老師們(應該說教官們)問到許多有關研究的問題需要院長支持,但是院長的回答好奇怪,跟三總院長鳥鳥的一個樣(請參閱文章 “從心電圖看三總院長”)。
- Oct 14 Thu 2010 13:00
從氣喘的學生談起
全民健保以前,軍醫院中軍人能使用的藥少得可憐。我實習那個年代,抗生素第三代Cephalosporin都已經寫入教科書好一陣子,軍人若要使用第一代,都還得填特殊申請單,這種單子必須要有總醫師以上的印章才能開得出去。當然,總醫師不會傻到每天去蓋章,一定是把蓋了章的單子交給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因此,每位實習醫師口袋裏大概都會有一兩張這樣的空白單子。
- Oct 12 Tue 2010 12:21
從心電圖看三總院長
做為一個國防醫學院的校友,我實在得顧及三總的面子,但有些事不說說,學弟們還老陶醉在那些不食人間煙火的院長級人物錦上添花的迷湯裏。說出來希望學弟們不要在當了官之後又開始墨守成規。院長局長們別怕!這個網誌點閱的人不多,一些學長學弟會進來看看,如果有外人進來就讓他們笑話一下,自己也好有個警惕,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 Oct 05 Tue 2010 02:08
主治醫師呢?
他是我在三總實習所接的第一個新病人,19歲的憲兵學校學生,雖然活了下來,情況卻十分悲慘。民國76年6月1日下午,我的同學在軍人病房的手術室通知我:有一個病人要轉加護病房。原本是簽在他床位的病人開急診刀,轉加護病房後變成我要照顧他。那病人罹患消化性潰瘍合併出血不止,因而接受次全胃切除手術 (Subtotal gastrectomy)。這本是一般外科的經典手術,術後兩週應可出院,但病人手術後心跳一直維持每分鐘120,血壓也不穩,加護病房剛好有床,本來只是暫時轉入,沒想到一住進來就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