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熱的新聞莫過於「換柱」,我想用遺傳學的角度來看「統一」與「獨立」。
- Oct 10 Sat 2015 19:2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 Oct 09 Fri 2015 19:11
太平洋與大西洋將沒落
商業週刊最近有兩篇文章值得一讀,節錄重要內容如下:
「以企管碩士(MBA)為例,兩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常常要高達將近700萬,如果你是背債出國留學,你畢業後必然要在付得起歐美薪資的公司工作,才可能還得起債,而且這意味著你也許無法回台灣工作生活,這樣的結果,很多人都沒想過。」
- Oct 08 Thu 2015 12:47
理工財金, 北大/清華/復旦/交通優於台大
想讀理工財金,讀大陸的北大、清華、復旦、交通,前景遠優於台大。學費及生活費也很合理。
- Oct 08 Thu 2015 10:23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也是醫學獎
今年中秋節國防部發佈禁止國軍營區烤肉的規定,引來不少批評,我認為用圍爐吃火鍋來代替烤肉,對健康及環境的為害較小。肉油與煤炭燃燒會產生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與 heterocyclic amines (HCAs) 兩類高致癌性的物質,所謂「致癌」就是DNA的突變。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三位研究DNA發生突變後修補的生化學家,分別研究:
1. Base excision repair by Tomas Lindahl
- Oct 07 Wed 2015 21:04
清大學測甄選擬拉至7成
清大校長與台大教務長針對大學入學,今天接受訪問如文底新聞。
清大累積15年數據統計,發現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入學的學生,學業成績排名都比指考入學的學生優異,且指考生學科成績「二一」及休退學比率都最高,推翻各界對甄選生「學習不完整」想像。
- Oct 05 Mon 2015 22:19
大陸學者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
- Oct 05 Mon 2015 16:02
兩岸分裂有助於中國發展
最近看到洪秀柱說:「台灣早已經反攻大陸」,「中華民國憲法是終極統一」,著實替她捏了一把冷汗,國民黨「換柱」恐怕已成定局。兩岸統一是歷史的趨勢,但絕非必然,事實上,兩岸分裂有助於中國發展。
有人說,如果沒有對日抗戰,共產黨不可能坐大。我的觀點是,1911年辛亥革命,十年後歷史早已選定共產黨來領導中國。日本侵華行動從甲午戰後就是既定的政策,辛亥革命剛開始應該讓日本軍方大吃一驚,以為百年睡獅清醒了,但其後的十年,國民黨始終沒能建立強大的軍隊統一中國。1924年黃埔建軍,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剩下國共分裂。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距辛亥革命已二十年,顯示黃埔建軍太晚,中國尚無統一的軍隊足以嚇阻日本入侵,隔年日本又發動一二八事變,一次又一次變本加厲,及至南京大屠殺,中國毫無招架之力。
- Oct 04 Sun 2015 14:09
裝備好就能打勝仗?
瑞信銀行九月底公布全球軍力排名,台灣名列十三,對照海軍陸戰隊兩棲爆破中隊隊長許誠宜穿著自購的非制式裝備,參加聯興兩棲操演,接下來一大群不懂軍事戰略的老兵在網路上大談國軍士兵裝備差如乞丐,前後形成強烈的對比。
http://udn.com/news/story/8652/1202863
- Oct 03 Sat 2015 21:28
台灣人民是否該給國軍官兵加菜?
最近五年,政府「沒錢」與「無能」幾乎劃上等號。大學校園也出現學生兼任助理或助教要求校方支付勞健保的聲浪。台灣碩博士研究生幾乎都是兼任助理,人數多達二十萬,如果再加上大學工讀生,人數之多,難以想像。如果每個學生都要求校方支付每月兩千多元的勞健保,大學沒錢,錢的目標就移向政府,政府有錢嗎?先不計大學工讀生,二十萬碩博士每人每月兩千,這樣每月就要四億,每年就要48億。詳情見下文: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7332
- Oct 01 Thu 2015 23:45
B肝疫苗怎麼補打?
出生後打過B肝疫苗,現在HBs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與 anti-HBs 兩者皆陰性,該怎樣打疫苗?補打一劑或打滿三劑,哪個比較好?
- Sep 30 Wed 2015 12:21
BBQ 我的美國經驗
昨天有一則新聞:「國防部通告國軍禁止烤肉」又被罵翻,聯合報刊出美軍艦艇官兵在甲板上烤肉的照片,立委與退將也出面指責國防部管太多。國防部的規定是否正確?我說一下我在美國的經驗。我們的Graduate school每個月都有一次Friday afternoon party,一學期大約有四次,期末那次最豐盛。Party的主菜是烤肉,配上各式生菜、調味與Cheese粉,夾進麵包,其實就是漢堡。另外還有烤馬鈴薯,切開後裹以肉醬與Cheese粉,味道十分獨特。啤酒與飲料可以無限暢飲,有時還有薩克斯風伴奏,美國校園生活就是如此。
- Sep 29 Tue 2015 19:25
M111授袍典禮宣傳影片
M111 即將於十月十七日舉行授袍儀式,「授袍儀式」英文名為 White coat ceremony。
- Sep 24 Thu 2015 12:57
肝功能異常與C型肝炎
64歲女性,每年都在住家附近診所抽血做健檢,過去五年肝功能皆正常,今年ALT 與AST都超過100 U/L,診所進一步檢查發現她有C型肝炎。
我替她重複抽血資料如下:
- Sep 22 Tue 2015 16:38
疫苗與自閉症無關!?
Our kids, our choice.
- Sep 22 Tue 2015 10:47
當家方知柴米貴-1
不久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富強的國家」,
http://wleemc.pixnet.net/blog/post/111933238
- Sep 21 Mon 2015 01:28
80%的研究都是錯的
許多醫學系學生有研究的憧憬,下文「80%研究都是錯的 醫學效果被誇大」值得參考。
對醫學系畢業生而言,不宜貿然放棄臨床,最好先做完專科與次專科再考慮要怎樣做研究或轉行做其它。另外,常有醫學生問我到美國發展好嗎?美國正在沒落,可以去讀書,增廣見聞,但不適合長期發展。NIH 研究計劃通過率3-5%,二十年前是30%,以後只會更少。
- Sep 20 Sun 2015 20:37
110年學測指考兩試合一
今天有兩則新聞如下:
38大學104教授連署促學測、指考兩試合一,並要求現行學測延後至5、6月舉辦。
- Sep 19 Sat 2015 09:39
醫學中心看小病才能生存!
大醫院能不看小病嗎?以現在健保財務狀況及對醫學中心的給付,醫學中心若不看小病,根本無法生存。恰巧台灣基層醫療品質因健保太便宜,無法提升,民眾比較信任醫學中心,只要病患對自己的身體有疑慮,都會往醫學中心跑,醫學中心若不看這些病人,就無法增加收入,收入減少就無法更新設備,醫療品質就會下降。淨結果是,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醫學中心多看小病才能提升醫療品質看重病。你要提升基層醫療品質,就必須在基層挹注資金,讓民眾願意在基層醫院診所就醫。結論是,台灣不是一個富有的國家,不可能甚麼都要,基層醫療與醫學中心兩者只能顧好一邊,如果顧好基層醫療,醫學中心就會虧本,如果只能選擇顧一個,當然要把醫學中心顧好!
- Sep 17 Thu 2015 11:01
醫美執業門檻
醫美沒有專科,任何醫學系畢業生都可執行。衛福部最近設定醫美執業門檻,六年制醫學系畢業後只要做完「PGY兩年+外科一年」就能從事醫學美容。目前門檻如下:
1. 外科訓練1年。
- Sep 16 Wed 2015 20:55
肝功能正常會騙人
69歲女性,主訴腹痛四天,主要在右側偏下。其實她的肚子沒有很痛,只是有點不舒服而已。她有榮民身份,是退伍軍人的遺孀。她很少生病,也很少跑診所及醫院看病。這次肚子有點不舒服,原本以為是胃痛,忍了四天,恰巧老人健檢結果出來,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建議她去醫院檢查。她先看直腸外科,直腸外科醫師開了大腸鏡檢查。糞便潛血反應陽性八九成是 "偽陽性",很少外科醫師喜歡處理一眼看去無關緊要的腸胃不適,於是把她轉到胃腸科。
- Sep 15 Tue 2015 12:26
腫瘤免疫與治療
癌症的發生與免疫反應息息相關,慢性發炎所引發的細胞常期快速增生,是人體大多數癌症的成因。慢性發炎有兩個原因:
其一是與病菌妥協的慢性感染,如B、C型肝炎、鼻咽的EB vrius、子宮頸的Human papilloma virus、消化系共生細菌在胃腸肝膽胰所造成的慢性感染等。
- Sep 14 Mon 2015 17:50
袁世凱與孫文, 誰偷了大總統?
最近網路上有兩篇文章,第一篇是「袁世凱與孫文之誰偷了大總統?」
- Sep 14 Mon 2015 10:38
讀理工財經, 考慮北京上海
我在美國讀書時跟許多大陸學生交往,1990年代能到美國讀書的大陸學生都是萬分之一的頂尖人物。平常大家一起聊天時,看不出他們有多頂尖,考試時卻真的很厲害。許多因素讓我喜歡跟大陸同學混在一塊兒,當時在休士頓的Texas Medical Center,我是少數常被邀請參加大陸學生聚會的台灣學生。如果你想替台灣的未來把脈,最好的方式便是認識一位頂尖的大陸學生,跟他成為朋友,你的想法將會很不同。
- Sep 12 Sat 2015 15:22
不是腹瀉!
http://wleemc.pixnet.net/blog/post/111728887
上文的病例經常發生,下面有兩個類似的病例。
- Sep 11 Fri 2015 16:03
宿主防禦-III
登革熱病毒是經由蚊子叮咬傳染,病毒隨蚊子的口器刺入皮膚而進入人體。流感病毒則是經由飛沫傳染。流感病毒由呼吸道上皮細胞進入人體,呼吸道上皮細胞有兩項特徵:
1. 分泌黏液,尤其是當病毒入侵時,黏液分泌會增加,將病毒陷在黏液中。黏液中有抗體(IgM與IgA),常能與各種病毒結合,如果能,更易將病毒陷在黏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