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網路上有兩則文章討論台灣的兵役問題:
http://disp.cc/b/163-8Ccx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03c3929-7bb8-40ec-8728-cc9123ff6595
如果一家公司存在這些問題,應該早就倒了,可是軍隊是維繫國家主權的基本力量,因此不能倒。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軍校畢業,第二篇文章的作者是台大醫學系畢業。兩位作者的十八歲在一般人的觀念上有如天淵之別,前者沒看到自己的問題,後者沒看到前者的問題。
國軍為何會如此徵兵募兵兩頭搖擺不定?先講答案,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富強的國家!
我之所以會瞭解,是因為我曾在陸軍官校入伍,當年我不僅是個入伍生,還是我班長的好朋友。在陸官我們就是可以聊天的朋友,他家住台北,大一結束後的暑假,我去找過他敘舊。我讀國醫大三上學期軍事學上的是戰術課,期末考前我特地把他請到公館(老國防舊址)替我解題。一趟八十天的入伍訓,十九歲的我對陸軍官校的瞭解比國防醫學院還多。此後十餘年,我們一直有連絡,民國90年以後他移居紐西蘭,彼此音訊才斷。
早期大學義務役預官役期是兩年,訓練一位能帶兵的步兵排長需時半年,換句話說,大學預官可以取代官校畢業生在基層部隊的功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軍校教育的四年中,官校學生只要花半年時間就能訓練成為合格的排長,其它時間做了些甚麼?海軍官校出身的作家黃河寫出三十多年前三軍官校大學一年級的實況:
http://www.haodoo.net/?M=hhd&P=145
(看過的版友可跳過藍字)
入伍結束,其他學校的學生回校,海官和空官卻得繼續留在陸官,再接受一學期的學年教育──不曉得是哪個長官出的餿主意!
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
培養「三軍聯合作戰」的默契嗎?
結果是默契沒能培養,卻讓我對陸官忽視教育的程度大開眼界。
陸官號稱大學,某些從陸幼升上來的同學居然無法完整地背出二十六個英文字母。
第一次期中考,第一堂的考試時間是星期一早上八點,臨時卻通知要開全校週會。
知道當年陸官的全校週會是怎麼開的嗎?
對不起,不是坐在有冷氣的大禮堂,而是全副武裝──頭戴鋼盔、手持步槍、腳打綁腿,站在大太陽底下的大操場,整整一個小時沒人敢動(升旗台上方有學習幹部監視。只要被登記亂動……,哪怕只是擦一下額頭汗水,星期天早上別人放假,你則要出「軍紀操」)。
一個小時之後,當大家曬得昏頭昏腦,再到教室參加考試。
那次考試,我以最快的速度交卷,為的是搶時間趴在桌上睡覺。直睡到第二堂,必須由別人把我搖醒,才能撐起身子接續考試。
還有更離譜的事。
陸官後山有一個大靶場。某次實彈射擊,一顆子彈不知打到什麼形成「跳彈」,傷到「防彈背」後方的民眾。經過校方檢討,得到「防彈背高度不夠」的結論。
於是,要施工改建,增加防彈背的高度。
誰來施工呢?
正好有我們這一群三軍官校的新生。
說好聽是磨練,其實是壓榨勞力。
從校方下定決心開始,每天下午三點(或四點),所有新生帶著圓鍬,全連跑步到後山靶場。大夥又是鏟土、又是裝袋、又是縫合麻袋,最後再把沙包堆到防彈背的上方,一直做到日落西山。
將近一千位學生,接連做了可能一、兩個月──場面之壯觀,令人聯想到秦始皇的萬里長城。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某些陸幼同學背不完二十六個英文字母。
原以為陸官學年教育是脫離苦海的開始,沒想到,那是入伍訓練的延續。
這半年之中,我爭取擔任連上所有公差的機會,盡可能躲開團體活動。
不管長官問誰會什麼,我絕對在第一時間搶著舉手大喊:我會!
管他會不會,先舉手再說。
我會什麼呢?
除了會一點油畫,其實什麼都不會。
但是在「誰也搞不清楚誰會什麼」的混亂環境,我自告奮勇地擔任連上壁報公差、燙衣公差、割草公差、伙食委員、電視公差、種菜公差,只差一點沒當養豬公差(那時國軍提倡「種菜養豬」,一時蔚為風潮,各單位都要養幾隻豬,種幾畝菜)。
不是我不願意當養豬公差,而是陸官找不到適當地點做豬圈。
什麼是電視公差?
在莒光日上課時負責拉線、搬電視、調整電視機的收視訊號。
當公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割草公差除了要割草,還要會修割草機。
學生時代誰會修割草機?
我這一生也不會修割草機。
可是,我仍舉手說:我會。然後裝模作樣拿起螺絲起子和扳手,一邊拆、一邊默記,等拆到自己沒把握裝回去,才停手不再往下拆,再拿起刷子刷刷,拿塊抹布沾機油擦擦,最後把拆下的零件組裝回去。
長官看我有模有樣,也就信了,因而順利成為割草公差。
種菜裝不來,那得靠技術,否則菜苗會死。
所幸需要兩位種菜公差,另一位是台東來的農家子弟,我只要照著他的指示挖土、灑水、除草。每天早上、下午都要到菜園,那可真是美好的時光,因為我把香菸用塑膠袋密封,挖了土坑偷埋在菜園裡(入伍生不准抽菸)。
燙衣公差是燙排長的制服。我到今天都是自己燙衣服,就是當年在陸官摸索自學而成。
最輕鬆的是做壁報,在輔導長的呵護下一切活動全免。至於伙食委員,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在廚房進進出出,別說是團隊活動,經常連正課都不上。
想起自己在陸官爭先恐後當所有的公差,令我現在都不禁啞然失笑。
-----------------------------
一群普遍缺乏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素養的軍人到部隊從排長、連長、營長一路幹下去,結果會怎樣?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出身官校,寫出七項國軍的弊端,這些弊端普遍存在於台灣社會,軍校畢業生缺乏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素養,到軍中服役只會讓這些弊端變得更加嚴重。
1. 沒有人力管理的概念。
2. 注重表面的績效,未能識人、用人。
3. 照顧部屬成為空談。
4. 崇尚浮華的表面功夫。
5. 官威凌駕專業,不求進步。
6. 軍事教育死背準則、不知變通。
7. 資料造假嚴重。
由此不難想像,早期大學義務役預官如果對軍旅有興趣,升上連長、營長、甚至將領,對國軍或許會有比較正面的影響。
昨天看到陸官FB刊出科學營的照片,眼睛為之一亮。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523805157775229.1073742285.272159769606437&type=3
科學觀念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軍事教育的本質可用「物理化學」中的熱力學來詮釋:
熱力學第三定律:完美的晶體在絕對零度下具有完美的秩序,其亂度為零。這是軍校新生從入伍開始的必經過程。
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之總亂度與日俱增。一個軍人如果不瞭解此定律,就不會瞭解當你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時,亂度將與日俱增。這是宇宙的定律,你必須善用此定律才能掌握人心。
熱力學第一定律:宇宙的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會被消滅,但可以轉換成不同的型式。任何能用於軍中的知識與管理,都能用於社會,這是富比士(Forbes)以企業的角度排名美國大學,將西點軍校名列第一的主要原因。
兩篇網路文章,官校畢業生沒看到自己的問題在「科學」,台大醫學系畢業生沒看到官校生的教育問題,因而點出台灣徵兵的兩大陳疴,其一是「天兵」的管理,其二是「高裝檢」及其衍生的紙上造假學。這些問題大家早就知道。
軍隊是社會的縮影,天兵不只存在於軍中,更多存在於社會。軍隊有軍法(軍事檢院被廢,但軍法依然存在),軍法嚴於民法,基本上能嚇阻部分發生於社會的偷、搶、姦、殺,不要忘了,這些問題在社會上要靠大批警察來處理。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兵在社會上也要吃飯,到軍中服役自然有用。熱力學第二定律:宇宙之總亂度與日俱增,天兵是亂源,既然不能避免,就要讓他們存在,設專案、定常規,開發他們的勞動潛力。
另一個問題是為人詬病的裝備檢查!國軍為何要囤積裝備?不只囤積軍事裝備,以前也囤積醫療裝備,有一位寫簡體字的版友說出早期的實況:「当兵时卫生营的各种手术医疗装备年年应付装检不给用,----------」。先說醫療裝備。民國五十到七十年代,台灣民間醫療尚不發達,為應付戰時所需,衛生營囤積大量醫療物資。為何會有「当兵时卫生营的各种手术医疗装备年年应付装检不给用」這種事?說句非常實在的話,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富強的國家,在那個看著經濟往上爬的年代,軍方努力聚集物資,買了大批裝備卻不敢用,因為台灣既不富也不強,裝備用完就沒錢買第二批,國家必須厚植財力做基礎建設,你把裝備消耗完,萬一臨時發生戰爭,台灣是個島,上哪兒去找醫療裝備來救死扶傷?
同理,一旦台海有戰事,首當其衝是海空軍,因此海空軍會把新軍品拿出來使用操練,用完了也會補充新的;陸軍是後線,加上台灣根本就不富,陸軍的新軍品就會囤積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用完了國家沒錢買新的來補充。許多人批評陸軍是乞丐兵,沒錯,原因出在台灣沒錢買第二批新裝備,有些裝備很貴很貴,只能看不能用,用壞了沒錢買新的。如果台灣像美國一樣富強,裝備買來就用,用完立刻有新的可換,陸軍何須囤積裝備?
國軍何以會如此?請想想,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富強的國家!
與美軍相較,台灣陸軍士兵的裝備顯得寒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