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 17 Tue 2013 18:04
校友捐款 + 提振總院
- Dec 17 Tue 2013 12:12
國軍要進步,學學德國吧!
看到德國的女國防部長,在此與版友分享台灣某位將軍國防部長怎麼做事。
某前部長喜歡看報治軍,全軍各級單位都排了看報公差,幾乎是24小時的勤務。部長看了報紙都會畫重點交辦各單位注意,有一條是關於歐巴馬競選連任的消息,要求多加注意並搜列相關資訊之類的指示。這應該是駐外單位或情報單位的工作,可是那些沒大腦、沒肩膀的高參就發給下屬單位提供辦理情況,下屬單位沒辦法提供就被罵,輾轉到了某人甲手上,要他提供辦理情況。照理這在綜辦單位時就該被刪掉,註明本部無權無能辦理即可,但是上面一直打電話來罵某人甲,要他提供辦況。一般高參都是令頒各單位要求提供辦況後,再蒐整上繳,若下屬提供不了就推給下下屬。某人甲想了一想就直接寫辦況:
- Dec 17 Tue 2013 06:07
誰要捐給我?
關於募款給母校,扯出一堆話題。我服役六年退,如果軍醫不是很爛,我不會想退,半數以上的同學服役八年退,從未在軍醫院領過豐厚的福利金(奶水),當年每月多少呢?我很清楚。話說回來,我要感謝母校給我一頂鋼盔,可以衝撞體制,我也要感謝母校給我一雙羽翼,可以展翅高飛。現役同學發起募款幫助母校發展,一位服役八年退役的同學說了一句難聽的話:「吃最多奶水的小孩,反而要吃最少奶水的小孩孝順父母,反諷到了極點。」
和衛福部管轄的十多家署醫相比,軍醫的幾個80Xs算是不錯,但人往高處爬嘛,署醫就算台大入主也無力改善其體質,因為白色巨塔裡面太多複雜的衝突。台灣有三大主要的醫療系統,台大、榮總、長庚 (榮總是國防人建立的);軍醫院有十幾間,但裡面充斥著阿斗,我相信當阿斗們走入歷史,軍醫將是第四個主要系統。
- Dec 16 Mon 2013 13:28
募款--給M82同學
OO 兄,
我已退役18年,和甲班同學時有聯絡,三年前建立網誌,從局外深入局內,瞭解軍醫的內情,半數以上M9X的學弟,其中有我教過的學生,對總院M7X/M8X 非常痛恨與不屑,M10X更是如此。M7X/M8X 是軍醫最黑暗的時期,看著長庚與成大興起,其他私立醫學院一個個爬上來,各總院M7X/M8X 的人還在分錢,不懂得投資建立完整的內外科次專訓練,讓軍醫院不斷沉淪,現在還來得及嗎?我想問你。
- Dec 16 Mon 2013 10:23
十分鐘-II--戰鬥救護員的盲點
戰鬥救護員的盲點
國軍於2011年開始規劃「戰鬥救護員」的訓練班隊,這個構想,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沒人知道成效怎樣,終於在2013年七月爆發洪仲丘事件,「戰鬥救護員」只有戰鬥演習而無醫療救護的功能。洪仲丘發病後,超過一個小時沒做任何有效的救護,「戰鬥救護員」的構想是失敗的,只是沒人點出來而已,繼續做下去,時間一久,相同的案例會照樣發生。
- Dec 15 Sun 2013 13:17
十分鐘 - I
http://www.thda.org.tw/UserFiles/File/lian/10-205.pdf
這篇文章有許多關於醫師的資訊,內容長達十七頁,醫學生及家長可以從中了解醫師的工作。從醫學生到醫師要跨越一道鴻溝,並非每個醫學生都能順利跳過去,因為教學醫院、尤其是一流的醫學中心,內部體制有如軍隊,Intern (實習)、Resident (住院)、Chief Resident (總醫師)、Visiting (主治) 階層分明。實習醫師有如入伍生,若沒把自己準備好,包括知識的準備與心理的準備,不但對臨床實務陌生,也不易將上課所學馬上應用在病人身上,往往病房護理師都比實習醫師經驗豐富,實習醫師在病房裡形同毫無功能的廢物,因此一進入醫院,很容易產生挫折感。
- Dec 14 Sat 2013 08:45
擦亮國防與軍醫院的招牌
一則同學的悄悄話:
「去年初有個醫學系學妹來診所掛號,問了半天診,搞了半天是要我捐款!直接說就好了嘛,還為難青澀的學生,最後捐了OOO,讓她回去可以交差!說話還抖個不停!真辛苦!之後就没再來了!」
- Dec 13 Fri 2013 17:43
47%軍人退伍擔任保全
103年軍校招生簡章迄今尚未公布,真的很不尋常,招生要有策略,尤其軍校有先天的限制,不但要體檢,就讀時須住校、且有門禁,如何讓資質好、適合讀軍校的人,願意讀軍校,這是一門軍方要仔細研究的學問。軍校正期生好,整個國軍就會好起來。
- Dec 13 Fri 2013 10:17
M82 捐款通知
底下有一則捐款的訊息。捐款真的不難,校友們在乎的是軍醫局是否誠心面對過去二十年的延宕,而提出確實有效的改革方案,大家都是從那醬缸出來的,缸底下不知積了多少封藏百年瀝青般的油漬,是該清一清了。小時候我家附近有一間牛肉麵店,老闆自誇他的湯底傳自他的祖父,四十年來只加入新湯,因此舊湯風味猶存。他的湯頭確實獨特,我吃過好幾回,現在才知道,他祖父傳下來的湯頭是超級致癌物。
- Dec 12 Thu 2013 06:58
募兵成功學西點-II
這個網誌經歷三次軍校招生,學測 72 級分的第一志願會集中在國防醫學系與牙醫系,這些十八歲的男生有多少人對軍旅有興趣?大約 10%,而且是在「醫學」強而有力的吸引下才能達到 10%。
募兵制實施後,台灣需要多少士兵,依國防部每年募額三萬人,簽約四年計,大約需要十二萬的志願役士兵。今年體檢符合標準,入營服役的義務役役男約6-7萬人。志願役士兵募集的對象主要是18-28歲的男性,少子化的因素,28歲符合標準的男生較多,18歲符合標準的男生較少,平均每個年齡約十萬人符合當兵標準,18-28 歲約 110 萬人。
- Dec 11 Wed 2013 21:35
募兵成功學西點-I
- Dec 11 Wed 2013 13:45
胰臟癌 - 胰尾
47歲男性,上腹悶脹,胃鏡與超音波檢查不出問題,吃過 Nexium,病人仍感覺上腹悶脹。
昨天我問教學門診的 Intern 和 PGY,下一步該如何處置?
- Dec 10 Tue 2013 12:59
一個國家 一種替代率?
FB「解讀國軍軍事新聞」PO出一篇文章:台灣青年:一個國家 一種替代率 (全文在底下)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jsp?f_ART_ID=1509
- Dec 10 Tue 2013 00:03
三總的實習與未來
波波問題又登上媒體版面。我在三總當過實習醫師,也在長庚與榮總帶過實習醫師,如果三總實習醫師的訓練方式像其他醫學中心一樣鬆散,我這麼認為,國軍基層醫療將會出現潛在的危機,空軍首當其衝,飛航安全在一群沒用的醫官攪和下,隨時會崩潰出大問題。
- Dec 09 Mon 2013 11:25
衛福部派任波波實習?
衛福部派任波波實習?
阮綜合醫院的案子倒掀出醫界高層的黑暗面。波波不是不能用,醫院可用筆試與口試來招聘符合醫院需求的實習醫師與住院醫師,衛福部豈能直接塞波波進醫院,新聞乍看之下,似乎是一個黑箱子裡面有許多不可告人的事。
- Dec 08 Sun 2013 11:43
是敗血症嗎?
醫學生是學測與指考成績前0.5%的一群優秀學生,有些人,大一普化完全翹課都可以考一百分。許多醫學院已把普化實驗列入選修,傳統上國防醫學系有四門化學課 + 實驗,即普化/分析/有機/生化,這些課程常被醫學生認為與醫學無關。
普化/分析/有機/生化,我親自帶過這四門課的實驗部分,在此與版友們分享,醫學生為何要做化學實驗?
- Dec 07 Sat 2013 17:01
看見台灣--醫療
底下有一則新聞,蠻離譜的,病人因卵巢膿瘍開刀,手術後腹痛,住院醫師被Call九次不到,病人腹痛八小時死亡。
下面是我同學陳志如醫師的評論。在此說句題外話,提醒現役的國醫學弟妹-----每家醫院都有包袱,當你想轉換跑道時,小心丟掉破包袱,撿到爛包袱,啞巴吃黃蓮說爛包袱比破包袱好。
- Dec 07 Sat 2013 02:17
漫談醫療士官
在談醫療士官時,先講講我的實習經驗。當時的軍校生是中士階級,我第一天實習就開始值一線班,實習一個月後,IV不敢說一針就能打上,阿兵哥的血管五分鐘之內打上絕對沒問題。我第七個月在急診室實習,每天一上班,IV一個一個打上,也看過各式各樣的急症。急診室實習結束後,我可以說自己是標準的醫療士官,洪仲丘在我手上不見得能救活,但我到現場會做出適當的處置,IV一定不會少,降溫、氧氣、隨時注意Vital sign,了解病史,該做的都會做,該給的都會給。在台灣,如果能訓練出這樣的醫療士官,部隊真的不怕出操中暑。
昨晚在FB與一位學弟閒聊,內容很有趣,以下藍字是學弟的留言,黑字是我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