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底有一則新聞:化痰藥掩護「類固醇」 開業醫遭踢爆
「類固醇」是很特殊的藥。人體的疾病十之八九跟免疫學有關,不適當的免疫反應會引起各種疾病,有的很輕微,像皮膚過敏,有的很嚴重,像類風濕性關節炎。類固醇在醫學上使用於「抑制不適當的免疫反應」。常有病人從耳鼻喉科轉過來,病人的症狀有兩種,一種是慢性咳嗽,另一種是吞嚥時咽喉有痰,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後認為是胃酸逆流造成,看到「胃酸」,應該就是腸胃科醫師的專長了。
目前分類:免疫學 (279)
- Jan 05 Mon 2015 10:12
感冒與類固醇之使用
- Nov 22 Fri 2013 12:00
Adaptive immunity 腸炎實例
28 歲的男性,一週前有嚴重腹瀉,曾發燒三天,在附近診所拿藥治療後,腹瀉停止,來門診時已退燒。他來醫學中心看病的主訴是吃不下飯,一吃就噁心想吐,一個禮拜沒吃下多少東西,主要靠舒跑飲料補充水分、糖份、電解質。病人看起來精神並不差,雖然感覺倦怠,但仍可滑手機。
- Oct 18 Fri 2013 22:42
認識你的腫瘤
網路上盛傳一篇文章,斗大的標題寫著「美國終於承認手術或化療後癌細胞反而加速擴散」,這篇文章容易誤導民眾對於腫瘤生長的認知。
- Oct 17 Thu 2013 10:58
NK 細胞銀行
不時有NK cell (Natural Killer 自然殺手) 對抗癌症的新聞,昨天走在路上還看見公車外皮上也貼著類似的廣告,吸引有錢人儲存NK cell,將來得到癌症時可以用來治療。
- Oct 15 Tue 2013 12:22
簡述腫瘤免疫
版友的問題: 免疫系統與腫瘤如何互動?
你先把癌細胞看做一種被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細胞,某些細菌也會在細胞內生長,黴漿菌肺炎是最常見的病例。
- Oct 06 Sun 2013 09:21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 是一種罕見的基因缺陷疾病,台灣也有這樣的病例如新聞報導,致病機轉請參考下面的文章:
http://wleemc.pixnet.net/blog/post/99526553
- Oct 05 Sat 2013 09:56
腸糞膠囊
我學生時期最喜歡的四門課是生化、免疫、神經、病理,後來走肝膽腸胃內科,原因之一是消化系統是人類免疫系統最大的根據地,生化與分生則是近代免疫學的基礎。自國防畢業後,我丟棄當年花最多工夫鑽研的神經學。
- Oct 04 Fri 2013 13:26
免疫學 Chapter 2 之九
Janeway Immunobiology Chapter 1 與Chapter 2 把免疫學的輪廓說了一遍,Chapter 2以後都是複雜的細節。如果能讀通Chapter 1/2,免疫學就懂了七八成,剩下那兩三成細節部分,時間久了,大家都會忘記。
- Sep 26 Thu 2013 13:17
免疫學Chapter 2 之八
人體清除病毒主要靠干擾素 (Interferon, IFN) 與NK cell (Natural Killer cell)
干擾素主要分兩種:
- Sep 23 Mon 2013 06:23
免疫學 Chapter 2 之七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在Innate immunity 連結血管內皮細胞 (Vascular endothelium) 與吞噬細胞 (phagocyte, 主要是 Neutrophil 與Macrophage)。
當局部組織受感染的初期:
- Sep 16 Mon 2013 00:10
免疫學 Chapter 2 之六
Innate immunity 是動態的免疫反應,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因為Innate immunity一直在悄悄進行,所以你不會生病。 吞噬細胞 (Phagocyte)、抗體 (Anitbody)、補體 (Complement) 是Innate immunity 的主體。如果是炒菜,只有 “吞噬細胞+抗體+補體”,三者加起來炒不出好菜的味道 (病菌被三者阻絕);如果有病菌入侵,吞噬細胞會分泌Cytokine,Cytokine 就像炒菜時的醬料,有了Cytokines,Innate immunity 的味道才會出來,你才會有生病的微細感覺。如果感染很嚴重,非Innate immunity 能克服,Cytokine 就會引誘 T cell 過來,接下來會發生Adaptive immunity。
- Sep 10 Tue 2013 17:34
免疫學 Chapter 2 之五
- Sep 08 Sun 2013 12:29
免疫學 Chapter 2 之四
補體的下游 C5b、C6、C7、C8、C9 聚合,在細菌外膜打洞,這並非補體在 Innate immunity 的主要角色;C3b 以共價鍵與細菌外膜接合的調理作用 (Opsonization) 與 C5a 活化 Phagocyte 及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才是補體的主要功能。
- Sep 04 Wed 2013 07:02
免疫學 Chapter 2 之三
- Sep 02 Mon 2013 06:26
免疫學 Chapter 2 之二
免疫學的始祖是Edward Jenner,他發現接種牛痘可預防天花,疫苗主要的功能是誘導抗體來對抗病菌。抗體如何能對抗細菌或病毒?早期的免疫學著重於抗體的研究,抗體 (Antibody) 與病毒或細菌之抗原 (Antigen) 結合後,抗體的Fc portion 結構改變, 可與Macrophage 或 Neutrophil 胞膜上之Fc receptor 結合,加速病毒或細菌被這些吞噬細胞清除。
- Aug 29 Thu 2013 12:06
免疫學 Chapter 2之一
上皮細胞(Epithelial cells)彼此緊密相連(tight junction)包覆皮膚及呼吸與消化系統之管腔,是阻擋微生物入侵最重要防線,也是 Innate immunity 的基礎。
- Jun 17 Mon 2013 21:05
免疫學 Chapter 1 之三
(續上篇) Adaptive immunity 通常在細菌感染一週後發生,如果 Innate immunity 有效,Adaptive immunity 就不會發生。細菌若在肝臟形成膿瘍,會讓 Macrophage 誘發 Adaptive immunity,主要是靠 Macrophage 分泌 IL-1 去吸引 Helper T cell (Th),Th 辨認出Macrophage 所呈現的細菌抗原而活化,然後分泌IFN-g去刺激Macrophage。Macrophage 呈現細菌抗原的方式如下圖,先將細菌分解,然後利用 MHC class II 將細菌抗原帶至細胞膜上。
- Jun 16 Sun 2013 13:28
免疫學 Chapter 1 之二
人體的免疫反應分為:
1. Innate immunity (先天性免疫力),這種免疫力與生俱來,最重要的Innate immunity是Neutrophil 與 Macrophage 之吞噬作用,其次是活化血液中一系列特殊的蛋白,稱之為Complement (補體)。
- Jun 15 Sat 2013 07:44
免疫學 Chapter 1 之一
免疫學是一門十分抽象的學問,常常在沒有感覺之間,身體發生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以B型肝炎為例,從母體垂直感染開始,病毒一直在人體繁殖,和平共存一段時間,免疫系統也慢慢發育,病毒逐漸被免疫系統察覺。青春期過後,在不知不覺中,病毒可能被人體清除。無法清除病毒的人,可能演變成慢性肝炎,也可能與病毒和平共存而成為健康的帶原者。以上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在無聲無息中發生,慢性肝炎不會有感覺,直到肝臟壞到某個程度出現症狀時,已是病入膏肓,其間免疫系統扮演重要的角色,既想清除病毒,又無法清除病毒,因而與病毒長期抗戰,免疫系統反而損傷了自己的肝臟。
版主以Janeway’s Immunobiology 為藍本,以臨床醫學的角度,化繁為簡來撰寫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