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領到急救訓練的上課證明,讓我又想到老三總的官僚事。我當 Intern 時,很怕遇上病人插管急救,因為很少成功,住院醫師來也要搞半天才能插進去。
- Dec 14 Tue 2010 10:58
病人插管急救的 Scope
- Dec 10 Fri 2010 21:53
PGY 之我見
憑良心講,民國75-78年我在三軍總醫院的見習與實習經驗只能用 「荒謬」與「慘不忍睹」來形容,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詳細的描述。我在外面的醫院待了十多年,回過頭去看當年三總的院長與醫師,自己都難以置信,我怎會有那些學長 (指某些)?全民健保讓軍醫院的經費透明化,矯正以往黑箱作業的弊病。我的同學在部隊時,每年都要經手一筆醫療費用,那原本是用來採購官兵常備藥品的錢,結果大部份都買些維他命之類的保健品來孝敬各級長官。近十年網路資訊快速發展,許多軍中的弊端收斂不少。教育部醫教會定出許多醫教政策再加上全民健保,這些都讓三總的醫學教育慢慢走上軌道。全民健保有部份支出對醫學中心的教育發揮有效的作用,三總應該也蒙受其利,這都是軍人加入全民健保對軍醫院之正面意義。
- Dec 09 Thu 2010 09:52
代訓生的優點
在「軍費生vs代訓生」一文中,我並無意貶低代訓生,那是我個人的想法,因為代訓生的競爭對手不是自己的同學,而是其他醫學院的畢業生。然而代訓生有其絕對的優勢,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有機會在榮總留下來,不必像軍費生畢業之後四處調動奔波。但,除非你有很強的背景,否則,「主治醫師」不會憑空送給你。沒背景的話,你就乖乖照著下面做,替自己創造在榮總生根的機會。
一、你在學校要努力讀書,學長就不說廢話了。
- Dec 08 Wed 2010 15:18
軍費生vs代訓生
在我那個年代 (民國七十年初),退輔會代訓生是給軍人子弟就讀國防醫學院的一項福利,絕大部份的代訓生都可以順利在榮總升上主治醫師。我們期班可以選代訓生的是軍人子弟在軍校聯招分數的前八名。我當年沒選代訓生,不知被多少人罵笨蛋。沒選代訓生對我而言只是一種直覺:「不該選」。後來證明我的選擇是對的,因為退輔會不是一個學術單位,它不會送人出國唸博士,而我若是代訓生,畢業後要被綁十五年。以我的個性,退輔會若沒對我不仁,我絕不會賠公費對它不義。畢業十五年後,我怎麼出國,人家會要我嗎?後來我雖沒用軍費出國,但總沒被代訓生綁住。
- Dec 07 Tue 2010 15:27
國防醫學系及陽明醫學系等知識專家分析優缺點?
- Dec 06 Mon 2010 02:14
你所不知道的健康檢查
有個朋友做完健康檢查不到三個月,卻意外發現自己得了胃癌,難道胃鏡不能看出胃癌嗎?
沒錯!有少數胃癌無法用胃鏡看出來,因為癌細胞沒造成潰瘍,躲在胃黏膜之中、下層。
- Dec 02 Thu 2010 01:19
同事對國醫見習生的印象
我在榮總做總醫師時沒帶過國防來的見習學生。
當時偶而會有代訓生、自費生、僑生來榮總見習。
- Dec 01 Wed 2010 15:24
夢醒
在老國防的一到三年級是我對軍醫這個系統夢得最沉的時候。四下的臨床診斷學見(實)習,我開始從睡夢中甦醒。到三總的病房,多半沒人理,連護士小姐都懶得替我們找負責的醫師來上課。我慢慢睜開眼睛,但一直在欺騙自己,告訴自己事實不是這樣子。
- Nov 29 Mon 2010 17:11
五條槓
四下期末考後,正式告別四條槓,縫上五條槓的臂章,我們到衛勤學校受訓。衛勤學校,一所像部隊的學校,位於外雙溪故宮對面。儘管在那個地方待了一個月,我的記憶卻十分零碎,反而覺得不必特地跑到衛勤學校去上那些課。你若問當時國防的學生,受訓時學到甚麼東西?大部份的學生都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也許受訓的目的只在讓國防的學生知道國軍有個衛勤學校。
- Nov 26 Fri 2010 16:35
四條槓

我對四條槓的第一印象來自入伍時的官四班長,那是草綠服上的四條白槓。民國71-74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匆匆三年過去,同樣的四條白槓臂章也掛在我草綠服的左臂衣袖上。一條、二條、三條似乎都嫌單薄,第四條加上去時就不一樣了!四條槓代表著圓滿與成熟,不管是軍校生或大學生,升上四年級都要開始準備離開學校,踏入部隊或走進社會。對於國防學生而言,四條槓是基礎與臨床的分野,是七年醫學教育的中點,前面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 Nov 23 Tue 2010 15:14
三條槓
回憶著老國防,難以理解一個大學生居然會留意著臂膀上的二條槓、三條槓,有點像幼稚園的小朋友數著一、二、三那樣天真。當掛上一條槓時,你會好奇地望著五年級學長們眼花撩亂、密密麻麻的臂章、然後年復一年慢慢地數,有一天你終於也掛上期盼已久的五條槓,那是國防醫學院的「特產」。如果少了那些「槓槓」,七年的「大學」生活中,你還能擷取些甚麼更珍貴的回憶?
- Nov 22 Mon 2010 01:13
二條槓
一下期末考後,醫學系短暫的蜜月期結束。脫離一條槓很興奮,縫上二條槓卻惶恐。二條槓看起來比一條槓舒服多了,等到入伍的新生回來,我就不再只是學弟了。在國防要保持二條槓得花點工夫唸書,否則不小心就會退學或降期。我從不相信自己會被當,但二條槓的那一年還是戰戰兢兢不敢怠慢。軍校所謂的暑假只有三週,我週末才回家,大部份時間都待在學校K書。
- Nov 19 Fri 2010 22:34
一條槓
我們入伍的結訓日是民國71年10月30日,回國防睡一晚,第二天就放假了。收假後,開始我在國防一條槓的日子。打從我高中立志學醫起,早有預感會來到這裡,對於資質平凡的我,這本是命中的註定。入伍後重返國防,我有回到家的感覺。看到學長們的臂章,我左手臂上的一條槓好單調,尤其是草綠服上那一條白槓,真遜!第一次院慶時我們的軍便服沒發下來,當時頭髮還很短,穿著一條槓的草綠服,好痤哦!園遊會的外賓把我們當成勤務連的阿兵哥。
- Nov 19 Fri 2010 12:25
有準備的人才能創造機會
我到美國唸書時看到兩件事情:其一是美國即將示微,其二是中國勢將掘起。我們常把失業率攀升怪罪於政府,然而現在就業市場的壓力來自對岸,我們卻沒想過:你比別人好在那裏?既然沒比別人好,憑甚麼你可以要求那麼多?
- Nov 18 Thu 2010 12:07
人體是怎樣清除病毒?
我在榮總教學門診時一定會問住院醫師與實習醫師這個問題:人體是怎樣清除 B 型肝炎病毒?
- Nov 16 Tue 2010 11:33
Noback 神經解剖學讀後感
我在老國防三年級時,只要有空就會去啃那本神經解剖學的天書 Noback and Demarest. The Human Nervous System,Basic Principles of Neurobiology。事實上,它不只是一本神經解剖學的書,以書名看來,它還包括整個神經生物學。我想,新版的 Noback 會更像天書。
- Nov 14 Sun 2010 22:56
意想不到的一段
在「入伍- 4」有一段話我只是隨意寫下,寫完自己也忘了。那段話被陸官四六期的校友 highlight ,我回過頭反覆閱讀,真的很有味道,難怪中正預校及早期陸海空軍預備班或幼校的校友讀了會如此感動。
- Nov 14 Sun 2010 14:43
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我在美國唸書時,有位同學是從上海來的女醫師。有一次聊天時我問她,上海是不是有個地方叫江灣?她劈哩啪啦跟我講了一堆東西,說實在的,我沒去過上海,對她講的東西沒啥興趣也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