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十九日,我們期班將舉行畢業25週年同學會。醫學系82期(M82)是國防醫學院有史以來最大的期班,軍費、代訓、僑生(自費) 人數超過兩百。以下是籌辦同學在FB的動態:
M82 畢業25週年暨D41、P69、PH4、N35 系友同學會
- Mar 14 Fri 2014 10:34
畢業25週年
- Mar 13 Thu 2014 18:11
備取細節
醫學系有三個志願 (軍費、自費、代訓),考生只能填「軍+自 (相反亦可)」或「軍+代 (相反亦可)」。軍校備取方式並沒在招生簡章詳述,以今年的級分來看醫學系正取,75級分,74社14,74國14,確定可以在正取時填入第一志願,也就是填「軍+自」的考生正取軍費生,填「自+軍」的考生正取自費生。自費與代訓不分男女,因此很快就會填滿,男軍費名額30,最後一半會錄取填「軍+自」、「自+軍」、「軍+代」、「代+軍」的男生,只是把「自」與「代」拿掉,依照軍費的排序把30個名額全部填滿。因此74排序在後的男生,將全都正取軍費。
- Mar 12 Wed 2014 15:39
「軍、自、代」怎麼填?
軍費、自費、代訓,怎麼填?
軍+自?自+軍?
- Mar 12 Wed 2014 08:38
軍校報名3/14截止
繁星放榜,醫學系的級分範圍64-75跌破大家眼鏡,這樣的結果,也許更能顯現繁星的精神。繁星只限應屆考生報名,而且每所高中有名額限制,今年多篩將近一倍的人來面試,人多級分自然會降。去年醫學系繁星85人,今年 137人,名額增加,又篩進較多的人面試,級分會降是可以預期的。
- Mar 11 Tue 2014 17:43
繁星醫學系一階64-75級分
今年繁星首度實施醫學系面試,共有281名考生報名,247人通過第一階段篩選,角逐137個名額,通過各校醫學系篩選考生的學測成績,分布在64級至75級分間。知道內情的版友能否分析一下,為何差距如此大?
----------
- Mar 10 Mon 2014 16:12
選軍費生的三點認知
今年軍校體檢較之往年,在標準放寬下進行嚴格篩選,不少人去年能過,但今年卻被擋下。下面有一則剛出爐的新聞,去年一位空軍二專士官班學生,才進台南官田新訓,就在高溫三十多度下,連續三趟的匍匐前進,當場昏倒失去意識。連長在軍審下判刑一年兩個月,移交地院判決無罪。或許因為層出不窮的出操中暑事件,讓軍校體檢的篩選傾向嚴格。
- Mar 10 Mon 2014 12:09
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
我進國防時,沒去想終身俸,也不知道退伍後有18%這檔事兒。終身俸我沒去等,18%倒是領了18年。國防醫學院的校友正如院歌開頭兩句,源遠流長,桃李成蔭,18%每年捐出兩萬元給「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每年捐款可達一億元。這個基金會如能有效運作,對於母校及軍醫的發展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
- Mar 09 Sun 2014 23:14
軍費 自費 代訓
許多考生像版主當年一樣,普醫看起來沒有較好的選擇,於是把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國醫,這很正常,打開天窗說亮話,沒啥好隱瞞的。重考那年,7/2對完答案,醫學系沒望,我很準確地估算考上中國牙醫系,心情非常鬱卒,想要一窺醫學堂奧,似乎只有把幾天後的軍校聯招考好。大學與軍校放榜,中國牙與國防醫,我兩個都不喜歡。人的想法會隨現實結果而改變,為了完成心中小小的夢想,我開始對國防醫有好感,凡事都往好處去想。當時曾拜訪一位國中同學,他大哥讀中正理工,已經在美國讀博士,回家後我開始編織一個想像中的未來,軍校生每個月3600塊的薪餉也被我詳實地計劃著。
- Mar 08 Sat 2014 17:33
洪案與醫學系名額增加
洪案一審昨宣判。洪仲丘之死,在去年夏天引發一連串的效應,其中之一是今年國防醫學系的招生。洪案爆發後,義務役醫官一度成為焦點,監察委員於去年八月發布新聞陳述104年停招義務役預官,部隊醫官將短缺四百人,建議國防部應妥善安排,視需要增加國防醫學院招生名額,以補足義務役醫官停徵後缺員困境。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30819/244967/
- Mar 07 Fri 2014 15:46
體檢通過怎還有複審?
報考軍校的第一道篩選不是學測級分,而是體檢。軍校招生不是募兵,身高152公分的 "男地虎" 能通過募兵體檢,但軍校體檢會被篩退,即使女生也要155公分才能報考。除了身高之外,BMI 過高過低都不行,單單視力一項就篩掉不少考生。女生有生理週期,若沒適當補充鐵劑,血紅素常在10-11 gm/dL 之間,女生的標準是11.5 mg/dL ,複檢差0.1都不行。
- Mar 07 Fri 2014 10:53
73排序1375以前
台灣產業每況愈下,除了電機/電子相關科系外,畢業常等於失業,今年74/75級分爆多,如果六成報名普大醫牙,74級分恐怕要下探中山醫與中國牙。有一位73國13的考生只想讀醫學系,不排斥中西醫雙主修,請版主分析哪幾家醫學系希望最大。
- Mar 06 Thu 2014 11:20
北醫會把74全部篩進一階?
北醫今年會不會嚴重超篩把74國14、英14、社14,全都篩進一階?
凡事沒有100%,你不試永遠不知道,74想讀北醫,志願填下去才有機會。
- Mar 05 Wed 2014 13:36
母校發展基金
M82同學在高雄聚餐,以下是版主同學黃正穎醫師的紀實。其中有一段文字版主要稍做說明,過去三年報名國防醫學系的考生增加,去年學校推薦突然定出英文三倍篩選,結果篩掉不少72級分考生,70英文15意外被篩入,其實,去年72級分報名的應屆考生足以填滿面試名額。今年醫學系校推除了篩英文之外,並以72級分為底線,版主則認為,若不篩英文,只以級分1.5倍篩選,今年醫學系校推將全數73級分。
-------
- Mar 05 Wed 2014 13:07
花蓮總院新聞
- Mar 04 Tue 2014 15:25
74與長庚一階
101年長庚只篩進90人面試,全都是75;今年篩進135人面試,74國14與社14有機會進一階。
長庚第一篩先以社會8倍篩360人。75+74國14不太可能超過360人。
- Mar 02 Sun 2014 03:46
73級分-2
醫學系多半要篩英自數,73英自數15最可能進入後段醫學系的一階,但今年情況特殊,73英自數15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連中山醫與輔仁醫都篩不進。
- Mar 01 Sat 2014 19:49
體適能補測
軍校報名要求體適能測驗四項都達中等,必須到指定地點測驗,最近的測驗日期及地點如下,尚未通過測驗的考生可於3/7~3/9至下列地點測驗。測驗成績可於報名表寄出後補件。
http://www.fitness.org.tw/exam/
- Mar 01 Sat 2014 09:39
通過體檢的74
六月底前,學測成績是一種價值,收到成績後,大多數75級分會上看國立醫學系,72級分仔細盤算沒機會了,心情調整後只能下看國醫校推。以我看,71/72/73英自數15的實力與75沒有任何差別,但沒辦法,這是學測甄試的遊戲規則,過了這段時間,當價值轉換成大學的科系之後,分數的價值不再存在,考生現在想像的價值未必是真實的價值;以醫學系而言,每家的價值差異不大,畢業後只要通過國考都是醫師。
- Feb 27 Thu 2014 10:39
73級分
今年學測推甄國立醫學系+牙醫系共148個名額 (繁星+個人),75級分295人,如果一半人想讀醫牙,剛好148人。問題是,75級分不讀國立醫牙好像有點浪費,實際報名人數超過六成,換句話說,約10%的75級分無法擠進國立醫牙,因此北醫與長庚成為75級分的備胎。
- Feb 26 Wed 2014 22:08
馬偕/中山/輔仁與國防
討論73級分之前,先分析馬偕與輔仁,輔仁是73可能攻進的地方。
馬偕只有66個面試名額,74級分無法全都填進去。
- Feb 26 Wed 2014 17:05
校推自傳
普醫甄試的自傳不能一式兩用,把內容直接拷貝到國醫校推的自傳。除了表達個人的特點之外,最好在每個項目中加入軍校的精神。
一、家庭背景
- Feb 25 Tue 2014 17:47
體檢2/27截止
這兩天有考生討論74級分的選擇,我才發現六個志願的學問很大。今年醫學系甄試是74/75的戰場,73級分只能靠運氣,志願不填白不填,能撿多少算多少。
- Feb 25 Tue 2014 15:30
74級分-2
今年74級分的選擇十分特別,不若想像中光鮮亮麗,如果要讀醫學系,國14與社14可能失去北醫,但其他機會最多;英14要小心,最好填兩個牙醫系或考慮中國中醫甲。以下是版主的整理,如有錯誤,請提出討論:
74數14或自14
- Feb 25 Tue 2014 09:18
74級分
北醫的篩選很特殊,先用自然+數學篩800名,74/75會全過 (74/75 總人數943,不可能有800人報北醫),再用「英+國+社」篩240名。240名之中,75級分佔一半以上,因此英、國、社三科14的74級分可能無法過北醫一階;有點恐怖。74級分共648人,英自國數社14,有五種組合,每種組合平均130 人。74數或自14 約 260人(130 x 2),六成報北醫,約156人,加上75的100~人,就是北醫預定的240人。
- Feb 24 Mon 2014 10:09
撞期效應-2
講到面試撞期,考生與家長的憂慮都是多餘的。每個學測的分數都有對應的科系,只需謹慎挑選,面試三家,第四家的用處已不大。
75級分除了台大醫學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