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病人有點燒但不是很燒的 37.5 C上下0.3 C,年紀大又不是很大的 60 出頭,食慾不振、倦怠無力,在住家附近的診所看過兩次沒效,到榮總來不知要掛甚麼科,問了櫃台小姐,「食慾不振、倦怠無力」那就掛腸胃科吧!
- Sep 18 Sun 2011 18:17
食慾不振、倦怠無力
- Sep 17 Sat 2011 15:22
寫在 "20 萬次" 之前
這個網誌開張即將滿一週年,點閱記數器也快達到 20 萬次。去年九月以前,版主不曾在網路上寫文章,對於國文寫作而言,算是大學聯考28年後的新手。有人會想進入這個網誌閱讀,全都是因為「國防醫學院」的關係。不僅是考生想瞭解國防醫學院,考生家長也想知道這是一所甚麼樣的軍校;還不只此,各個軍校的校友對曾經替他們看病的軍醫也有興趣,就連當過短暫軍醫的民間醫院醫師也在無意中闖了進來。
- Sep 16 Fri 2011 15:07
那一年,我們一起當的實習醫師
http://www.wretch.cc/blog/chaoyisun/18953165
讀過上面的文章,不禁會心一笑,讓我想起:那一年,我們一起當的實習醫師
- Sep 16 Fri 2011 06:44
過好今天
前天做超音波時遇到一位 40 多歲的男性,我看了他的申請單,知道他是 C 型肝炎病人,曾接受干擾素治療一年。
我問他:「你的 C 型肝炎治療有效嗎?」
- Sep 15 Thu 2011 06:51
回家的路
看了下文之後才知道台大醫院的柯文哲主任比我小三歲,他當上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時,我才只是一個內科 的 R1,除了那張陽春醫師證書外,一無所有。我 42 歲結婚,44 歲才有主治醫師的名份,但看了下文 "回家的路太遠" 之後,發覺自己比柯主任幸福 100 倍。我喜歡待在醫院的辦公室裡,但我更喜歡回家。我的家就在醫院旁邊,家裏的三個女人不能沒有我。
- Sep 14 Wed 2011 19:03
全身倦怠無力
今天做超音波時遇到一個蠻有趣的病例,一位二十多歲的大學生來追蹤肝炎。二十多歲的 B 型肝炎帶原並不多見,我在申請單上看見一個奇怪的診斷:Meningitis (腦膜炎),於是一邊做超音波,一邊聽她描述腦膜炎的病程。
- Sep 13 Tue 2011 00:30
這個網誌的背後
這個網誌每天都有新訪客進來,昨天有一位新訪客翻出老文章「不可行都是你自己在說的」,我回過頭去重新讀了一遍,突然好想看看當年刊登在自由時報的那篇文章。最近,我想通一件事,說出來與讀者們分享,各位看倌就當聽故事一樣,隨便瞄瞄吧!
- Sep 12 Mon 2011 00:15
博士學位
訪客留言:
之前曾經聽版主說過,想要留在醫學中心,就必須要有做研究的能力,除了在當學生的時候要先學習一些實驗室的技巧之外,7年畢業之後一定還要繼續攻讀碩博士嗎?感謝版主解惑!
- Sep 10 Sat 2011 08:08
犧牲、團結、負責
下面的文章是關心國防醫學院發展的學弟家長Nobody對國軍台中與高雄總院提升為醫學中心的看法,版主認為,職缺的變動與醫院的整併都是制度上可以解決的小問題,最大的問題出在眼前當家的 M70s/M80s 校友身上,誰願意犧牲?M7Xs/M8Xs 若不願,M9Xs 一定要把握機會,完成開創國防新局的歷史任務。版主之前有強調:
- Sep 10 Sat 2011 06:06
國防醫學系學測級分落點分析
下文是一位M111家長的話,有許多寶貴的意見及建言,這個網誌文章很多,若放在「留言」區,很快就會找不到,因此版主將其另闢文章刊登於下方。我相信文章內容也是許多國醫學弟妹家長之心聲,沒有人會期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將來工作的醫院比別人矮一截,薪水高低是其次,重點是做為一個軍醫,我覺得很光榮嗎?退伍後,別人會因為我是軍醫,出自那家醫院而敬重 (或歧視) 我嗎?
--------------------------------------
- Sep 09 Fri 2011 06:31
這很難嗎?
在 "國防的新《莫那魯道》" 文章中有一段我原本不太想明講的重點:
「我也認為想辦法將台中和高雄的區域總醫院都升級到醫學中心來,不就好了嗎!家長也會納悶,這很難嗎?如果真的很難,那就早一點規劃,早一點準備,總有一天會做好啊!軍方高層不應該支持嗎?」
- Sep 08 Thu 2011 00:16
國防的新《莫那魯道》
看完下文:國防的新《莫那魯道》,讓我想起我與老婆的結婚典禮。我們的證婚人是北榮前院長羅光瑞學長(M48),主婚人是北榮現任副院長李壽東學長(M68),而我是M82。很少M70以後的國防人可以這樣近距離向來自上海江灣的學長請益;M80以後的國防人憤然出走,若無先天的背景,也絕難在北榮重起爐灶。但我做夢都沒有想到,在畢業的16年後,M48-M68-M82 竟能連成一線,這樣源遠流長的傳承可曾在「正黃旗」底下發生?
- Sep 07 Wed 2011 00:22
主治醫師就是要負責任
訪客留言:
版主說協調師跟醫師助理都不可信,可是在這個確認的程序上,不管是住院醫師還是協調師或者其他角色,出錯的可能應該都是一樣的,而醫生還有其他繁忙的事務要處理,那確認這件事為何一定要由住院醫師做?我的意思是說應該要善用整個團隊,把分工作做出來,從旁協助的角色就從旁協助,醫師就做好自己專業該做的事。醫師的地位可能沒有比較高,但是概念有點像是一個班的班長該做的應該是負責監督和分配工作而不是自己扛起所有的事,這樣不才是達到真正的分工?而且真的有辦法讓醫師親自確認每個病人的資料嗎?如果不能,那對那些沒有被親自確認的病人是不是就不公平了呢?這是我的疑問請版主解惑,謝謝!
- Sep 06 Tue 2011 17:47
潘樹人院長之後
我民國 78 年畢業時,分子生物研究技術剛引進台灣不久,國防醫學院教授們的研究仍然有著古典的色彩。以生化學科而言,酵素動力學的 Michaelis-Menten kinetics 仍是主要的研究課題。那時潘樹人院長剛下任,老實說,國防醫學院的研究實力依舊可觀。畢業當年,我的腦海中還迴盪著潘院長週會時慷慨激昂的號召。走進圖書館看到國醫中心的模型,那種感覺既讓人疑惑,卻又令人嚮往。
- Sep 05 Mon 2011 11:24
善意的種子
過去很多國防畢業的校友在軍醫院只想替掛星星的長官看病,有官階的軍官或許還會尊重一下,然而卻忽略了善待官校的學生。一個學生就是一粒種子,將來有可能是四星上將的參謀總長,軍醫要做甚麼事都得他支持。一次看病,一個無心的侮辱,也許會影響三十年後一項重要的軍醫決策!一位在學生時期曾被軍醫刺傷的參謀總長,潛意識裡早已想著:「我就是不想讓你的計劃過關!」
- Sep 04 Sun 2011 20:31
將軍失言
版主等置頂文章 50 樓的留言等了好久,將軍終於開講了!
http://www.wretch.cc/blog/wleemc/10314871
- Sep 04 Sun 2011 15:04
8月30日--我們的血液,NDMC
昨天那篇老文章「冬天裡的香水百合」下方有一則留言,
讀過之後,打開學長 (M6X) 留下的網址,心裏面一陣激動,不知該怎麼回覆那則留言。
- Sep 04 Sun 2011 14:39
稗官野史就留給版主來寫吧!
長官留言 (置頂文章50樓):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能夠6年就退伍的人:不是身心問題-- "因病、傷或體質衰弱,經檢定不適服現役者",那就是 "年度考績丙上以下或因個人因素一次受記大過二次以上,經人事評審會考核不適服現役者。"
- Sep 03 Sat 2011 12:42
主治醫師的大將之風
學生家長的疑問:
有關責任 (誤植愛滋病人器官) 之說,尊重版主就身處於專業中的講法。不過,因為老百姓都不是醫學專業,責任的角度會有不同。您追究的角度是闖禍的當事者(孩子),老百姓針對的是家長(大人),兩方面都需究責。孩子闖禍後,後續賠償勢必天文數字,錢誰出?闖禍的孩子出嗎?台大醫院是國立的,賠償費就是你我出的啊!身為院長(大人),醫院在你管理下出那麼大的事,虧那麼多的錢,不應引咎下台嗎?要不然,我闖我的禍,反正錢都是老百姓出的啊!楊志良也說,「沒在第一時間出面說明,這就是一種責任」和「這是醫院的問題」。
- Sep 02 Fri 2011 17:02
兩個真實的偽造案
民國七十幾年,生化學科有一位 Y 教官報准了出國唸書,後來他也真的出國了,但不到一年就被國防部勒令退學,原因是偽造托福成績。當時規定托福成績要 550 分以上方可提報出國,他只考了 533 分,於是動點手腳就改成 553 分通過國防部這一關。沒想到這一改,斷送他的大好前程。
- Sep 02 Fri 2011 00:28
M111 家長的期許
版主的話:
說實話,版主不喜歡被管,但也不排斥被管,稀哩呼嚕也過了五年被人管的日子。整理內務,一整不覺五年轉眼飛逝,後面幾年真的是隨便整整,但即使如此,也可能會讓外面的大學生看了目瞪口呆---我們習以為常,他們活不下去,就是醬子。可回想起來,當年的日子過得還不賴,現在的學弟妹想必也是如此,總而言之,就是優游自在,嘴巴呀每天總唸阿唸的,心裡面卻早把那個地方當做自己的家,這就是我的母校和你們的學校--國防醫學院。
- Sep 01 Thu 2011 21:55
大老的影子--I
醫師要懂得把工作分給別人,有時一個 "大老教授" 把持所有的資源,生怕別人來分走他的榮耀,這就是 Hierarchy 下的血汗手術,滿足了某位教授的虛榮欲望,最後誰受益?誰受害?當我讀完下面的文章,腦海中浮現那位大老的影子,有必要把一個移植團隊搞成這樣嗎?國醫學弟妹,當你擁有一項技術,不要持為己有,請慷慨地與你的同事一塊兒分享!
----------------------------
- Sep 01 Thu 2011 21:53
大老的影子--II
有一次我們的外科醫師開了一整夜的急診刀,隔天早上再繼續花二十幾個鐘頭完成一例活體肝臟移植,接著又繼續開隔天白天的常規手術,然後晚上要休息時,又突然接到一例急診的屍肝移植,又開到天亮,然後白天又繼續工作,整整大概有72小時,這些醫師沒有真正休息過,也沒有離開過醫院,孩子長大了沒看到,老婆變老了不知道,我們的團隊是這樣工作著,每一次為病人續命,我都覺得是這些醫療人拿自己的命換來的...徹夜未眠對移植外科而言叫作生活品質...
- Sep 01 Thu 2011 06:46
帝國之將傾必有先兆!
上週門診時,有一位病人趁著一個空檔進入診間,為的只是跟我說聲「謝謝」,他就是下面文章提到的肝癌病人。
http://www.wretch.cc/blog/wleemc/10299334
- Aug 31 Wed 2011 23:08
大將軍何在?
外科醫師真的很威風,我在國防當學生時,曾有幻想成為一位外科醫師。器官移植的主治醫師宛如一名領兵作戰的大將軍,古代征戰失利,首罪非大將軍莫屬。這回台大醫院出包,兵敗移植前之HIV檢驗報告,卻不見大將軍上表請罪,詳見下聞。
- Aug 31 Wed 2011 00:13
OOXX 的背後
有一位 M111 學弟的家長留言給我,提到有關內務檢查的 OOXX 問題。各位學弟大可不必把這種事放在心上,「做好就好」是一個大原則,其他就順其自然。如果你做好了還被記個 X,不要難過,想想往後的人生,即使你自認做得很好,路未必走得如你想像中平順。不管是軍費生、自費生、代訓生 (甚至民間的醫學生) 都一樣,平順的路只是偶然而非必然。
- Aug 30 Tue 2011 18:16
憂鬱的新兵
最近在 Facebook 看到學弟下部隊遇到的一個疑似憂鬱症的病例,我覺得好像沒那麼嚴重,但這不是我的專長,卻是醫學領域中我最不想接觸的一塊。當年為了要考 ECFMG,我很勉強讀完一本精神科的書 「Review of General Psychiatry」,與其說是 study psychiatry,不如說是 study English,這本書的優點是作者羅列許多病例來解釋各種精神疾病,我讀完之後只有一種感覺---「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