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弟(妹)留言:
學長,我們都受了國防的栽培,也都熱切的深愛著我們的母校,也因此我很高興兒子今年能進母校就讀。我心裡認為國防就是他最好的學習環境,不管是各方面的學習。但是我不得不說軍醫院是他以後最差的就業選擇。
目前分類:軍醫相關 (223)
- Aug 02 Tue 2011 12:47
軍醫的 Brain 在哪裡?
- Aug 01 Mon 2011 06:46
Facebook 入伍照片感言
昨天我的Facebook上出現幾張學弟在陸官入伍的照片,要說入伍的那八十天,我每天盼望著結訓,但越接近結訓日,心裡卻有著說不出的失落。時間與經歷可以翻轉天與地,一個當初入伍前相像中蛇蠍滿地的陸軍官校,三十多年來竟也能滿載著無數軍校生的甜美回憶。
- Jul 27 Wed 2011 16:01
我做研究的起步
民國七十年代的醫學系畢業生甚少人會去注意生物化學研究的進展,但我很早就知道分子生物學將在生物醫學的研究上一支獨秀,直到現在,所有的研究若是少了蛋白質與DNA則難登大雅之堂。
- Jul 21 Thu 2011 11:29
放下自己才能再造母校
訪客留言:
感激您今年幫國醫招了不少"考上大學"的好學生。再加上您對國醫的露骨建議,讓軍方的軍事管理層瞭解軍醫的問題,達到改革的目的。然今日見此文後,不經替版主擔心,您是否過頭了?您的目的是啥?為啥要得罪當年全國75%考不上大學的大多數學子,台灣的教育體制靠記憶與背誦來決定是否成為精英一事,早有議論。貴站是紅了,紅的結果是版主自認為愛國醫,其實卻是變的 "冷血、殘暴" 而不自知!
- Jul 20 Wed 2011 21:26
震驚: 醜聞一則
「思源教育學術促進基金會」之捐款本應做為醫學研究、人才培訓、研究獎勵之用,結果變相成為逃稅的工具,蔡院長掛名受冤,校友不惜「思源」之名,令人感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20/78/2vdfz.html
- Jul 20 Wed 2011 00:12
進國防第一件讓我震驚的事
當年入伍回來,開學後第一週有兩天考試,
有趣的是:考高中的課程,國 英 數 化 物 + 三民主義。
- Jul 19 Tue 2011 07:15
沒有永遠無解的問題
來榮總後,我慢慢瞭解一些事情。榮總創建於民國 47 年,蔣經國逝世於民國 77 年,在民國五、六十年間,國防醫學院優秀的人才都被調到榮總,因為優秀,所以能成為御醫照顧兩蔣。甚至有些校友像沈力揚學長,不惜自三總退伍到美國從外科 R1 做起,學成後回榮總接管神經外科,可以說是優秀的國防校友造就現在的榮民總醫院。
- Jul 18 Mon 2011 07:32
期待新任三總院長不是晉惠帝
學弟告訴我,有一位三總的主任問他:「為何醫學系自費生畢業後都不願意留下來?」,我聽到這個愚蠢的問題,想到一個昏聵無能的皇帝「晉惠帝」。大臣告訴他連年饑荒,百姓都沒飯可吃,皇帝反問大臣「那他們為何不吃肉?」我不知道三總還有多少主任像晉惠帝一樣愚昧!那些主任的年紀跟我差不多,為什麼我離開國防三總16年,人不在裏面能感受到的事,他們卻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 Jul 17 Sun 2011 14:57
一人不智,全軍受辱
回覆 "教務處讓國醫蒙羞" 四、五樓留言 :
普通大學(普大)、軍校、警大是三個獨立的招生系統,普大招生無法 (也不能) 對軍校與警大設限,軍校招生也無法對普大與警校設限,既然三者彼此無法設限,考生就有選擇權。軍校若對普大與警大設限 (報考軍校就不能報考普大與警大),後果是軍校招不到優質的學生。
- Jul 16 Sat 2011 11:24
誰說主治醫師不能值班?
昨天學妹給我的“松山醫院”被降級,經查證是台北市南京東路的松山醫院,而非國軍松山醫院。不過,軍醫院若被降級我一點也不感意外,三總及其他總院都是勉強撐著,外面的人不知道,但熟知內情的校友都很清楚。以三總神經外科為例,前主任離職後找不到有副教授資格 (以上) 的軍職主治醫師,只好把退役多年的學長請回來民聘當主任。其他軍醫院都有我的同學及熟識的學弟在裏面,開醫學會碰面時只聽到業績怎樣,無奈呀!只有業績、不知積極培訓人才讓總院也能訓練次專科造福學弟、提升醫院層級,這樣的學長-------,我說他們資質差,一點也不過份。
- Jul 14 Thu 2011 22:39
是與不是,觀者自知!
每年都有考生競爭那50-70個醫學系軍費生的名額,我相信考生所見所聞都不是假的,國防醫學院在台灣醫界確有其歷史地位;我也相信國防的校友學長們度過漫長的醫學生涯,當人生劃下句點時,對國防醫學院只會心存感激。有一則留言本不想公開,但想想這個網誌的宗旨:國防醫學院二、三事。不管好事壞事,講出來或許壞事將來就會變成好事。
-------------------------------------------------
- Jul 13 Wed 2011 18:07
軍醫世代與醫學研究
我民國89年回國,當時曾到公館的國防醫學院拜訪老同學,那兒除了準備搬遷事宜外,看不出有甚麼變化,而我也不預期會有甚麼變化。此後我到林口長庚做住院醫師,每年有兩個月要去基隆長庚支援。坐在醫院的交通車上,從基隆往林口的汐五高架路自窗外遠遠望去,國防醫學院的小人國縮影從我眼前飛過無數回。如果你問我看了有甚麼感覺,我可以用「氣派」來形容從高處遠眺的國醫中心。我不懂風水,但不必風水師去看,國醫中心一眼望去猶如臥獅伏龍般坐落在地靈人傑的風水寶地中。
- Jul 12 Tue 2011 01:09
我在國防醫學院的研究足跡
下面的Pubmed聯結是我在國防醫學院擔任助教六年的研究足跡 (1989-1995),點進之後最讓我感動的是那一長串的英文: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第一篇發表於1992年,那時我已留校三年。重新讀過每篇文章的摘要 (Abstract) 每每讓我想起隱藏在文章背後點點滴滴的故事。
- Jul 11 Mon 2011 23:44
最後的結局
http://uni-ranking.99k.org/
偶然間找到上面的網站,看見各家醫學院研究的排名,"國防" 實在慘不忍睹,不想不忍也不敢下載。造成這種事實的因果關係早已註定,國醫學弟妹們就點進去看看以前的學長們是多不爭氣吧!
- Jul 04 Mon 2011 22:54
局長,別人喊你時,你會心虛嗎?
有一位醫師在我的網誌留下足跡,我點進他的網誌,看到下面的文章,道出外面地區與區域醫院醫師的無奈。M9Xs 的學弟恐怕早已定型,將來會怎樣老天也早替你註定。M10Xs 與 M11Xs 的學弟妹要有所警覺,你不力爭上游,就會日趨下流。軍醫局真的不可靠,最可靠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 Jul 01 Fri 2011 15:39
100年 三軍五校畢業典禮
入伍和畢業都在同一個地方,嗯!這種安排好像不錯。從新聞的效果看來,軍校的畢業典禮移師陸軍官校,比以前在政戰學校多了一點溫馨的感覺 (以前國防醫學院未參加聯合畢業典禮)。畢業雖是短暫的一刻,得來卻不是很容易,對於國防醫學系的學弟妹而言更是如此。年級越高課業越重,最後兩年還得熬過三總的實習。今年軍校正期生畢業只有 911 名,比起我們那時逼近 3000 名,確實少太多了! 以前的 "反共復國革命教育",現在改成 "愛國教育",八股的催眠教材應該有些變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