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醫療糾紛不斷在急診室發生,那麼簡單的病,為何診斷不出來?我的看法,套一句今年大學指考的作文題目,醫學的書唸得不夠「寬與深」。當你曉得醫學「寬與深」的道理時,你的臨床判斷就不會出現固執的主觀。
- Jul 05 Tue 2011 17:03
寬與深
- Jul 04 Mon 2011 22:54
局長,別人喊你時,你會心虛嗎?
有一位醫師在我的網誌留下足跡,我點進他的網誌,看到下面的文章,道出外面地區與區域醫院醫師的無奈。M9Xs 的學弟恐怕早已定型,將來會怎樣老天也早替你註定。M10Xs 與 M11Xs 的學弟妹要有所警覺,你不力爭上游,就會日趨下流。軍醫局真的不可靠,最可靠的靠山就是你自己。
- Jul 03 Sun 2011 23:57
原來 "他們" 是 M111
今年軍校招生個人申請放榜之後,原本認為網誌點閱人數會減一半,估計每天大約 300-400 次,但截至昨晚我睡覺前,網誌計數器仍然顯示大於 700。無名網誌每天凌晨 4:00 更換計數日期,今天早上起床發現網誌計數器有點奇怪,怎麼禮拜天一大早 6:30/AM 就有 60-70 人點閱?
- Jul 03 Sun 2011 18:01
教育部長給畢業生的信
打開聯合新聞網,看到下面教育部部長吳清基寫給大學畢業生的信,不由得想再寫些東西。他說:凡事要往好的方向看,那麼「挫折」便可成為生命中的「轉折」。這讓我想起民國 84 年三月某日的一個場景:那天上午有點悶,我推著拋錨的野狼機車經過汀洲路三總急診室前的馬路,迎面而來的是我的兩位同學 (乙班,跟我比較不熟;我是甲班),他們出國已快四年 (當時是回來度假的),隔年春天就可完成博士學位回國。我看起來有點狼狽,跟他們說了幾句話後繼續推車去修理,一路上走著想著心裡好難過,畢業快六年了,專科醫師沒敢想,出國也沒個著落。
- Jul 03 Sun 2011 10:03
呼吸道感染--II
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免疫反應與 B 型肝炎類似 http://www.wretch.cc/blog/wleemc/10274356 ,
病毒突破 Innate immunity 之後進入呼吸道上皮細胞繁殖,呼吸道上皮細胞會將病毒的蛋白胜肽以MHC-I (不是 MHC-II) 表現於細胞膜上。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 發現之後會引起免疫反應,主要是活化產生干擾素 (IFN-a, IFN-b),干擾素作用於呼吸道上皮細胞會使細胞產生 ribonuclease 去切割病毒核酸,以清除細胞內之病毒,達成局部的控制。
- Jul 02 Sat 2011 17:47
我是一隻小小鳥--給畢業生
民國 80 年,趙傳唱了一首歌:我是一隻小小鳥。那三、四年間,我每聽一次就會哭一次。最近再聽一次,發覺沒人比趙傳的聲音更傳神感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qKSZnIdo9I
- Jul 02 Sat 2011 12:44
呼吸道感染--I
呼吸道感染不是大病,致病原因的診斷不難,但需要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因診斷試劑的品管不易控制,再加以呼吸道感染多半可自癒,分子生物學的診斷價值迄今仍有待商榷,所以醫師的診斷都靠主觀的經驗,沒有實驗室的客觀數據去證實是甚麼樣的細菌或甚麼樣的病毒感染。
- Jul 01 Fri 2011 15:39
100年 三軍五校畢業典禮
入伍和畢業都在同一個地方,嗯!這種安排好像不錯。從新聞的效果看來,軍校的畢業典禮移師陸軍官校,比以前在政戰學校多了一點溫馨的感覺 (以前國防醫學院未參加聯合畢業典禮)。畢業雖是短暫的一刻,得來卻不是很容易,對於國防醫學系的學弟妹而言更是如此。年級越高課業越重,最後兩年還得熬過三總的實習。今年軍校正期生畢業只有 911 名,比起我們那時逼近 3000 名,確實少太多了! 以前的 "反共復國革命教育",現在改成 "愛國教育",八股的催眠教材應該有些變化了吧?
- Jul 01 Fri 2011 14:19
源遠流長
今天更換版面,用標楷體的「源遠流長」來填補右上角的空白。「源遠流長」 是國防醫學院院歌的第一句,也是我唯一能欣賞的一句。不管怎麼不喜歡,以前在學校晚點名時都唱了五年。許多句子也許從沒人搞懂過,最著名的是「八類六級」那句。第一次聽到「八類六級」,感覺就是說不出的不自在 (8 & 6),以後每從嘴巴滑過一次,怎麼唱總是覺得不大對勁。下面有「八類六級」的介紹,讀過之後仍是一頭霧水,昔日的軍醫速成班好像就是從「八類六級」衍生而來。
- Jul 01 Fri 2011 07:30
男人的念舊
我有一位研究生是建中畢業,有一回在實驗室找東西時打開一個雜物櫃,裏面有一些高中生的東西,包括書包、制服、腰帶等,拿出來瞧瞧,原來是建中的。
- Jun 30 Thu 2011 07:14
國防部,感謝妳!
國防醫學院是軍校,正期生畢業有學士學位,因此畢業典禮慣例舉行兩次,一次穿軍服授階 (上午),一次穿學士袍撥穗 (下午)。曾幾何時,穿軍服的畢業典禮移師陸軍官校,聽說是馬英九上任之後的政策。三軍五校 (原本是七校) 來個聯合畢業,立意雖美,讓畢業生可重返軍旅的起點,但國防醫、牙兩系卻找不到昔日入伍的伙伴。下面是昨天畢業典禮前的新聞,參謀總長用一貫八股的演講訓勉今年的軍校畢業生 (正式典禮在 7-1,由馬英九總統主持)。
- Jun 29 Wed 2011 14:48
抗體與抗生素
我的兩個女兒要打疫苗時,小兒科醫師問及肺炎鏈球菌疫苗,我馬上拒絕,不是因為要花一萬多塊錢,而是因為我懂免疫學,不只是懂,而且懂得很透徹。然而,我老婆卻為這事說我小氣,連小孩打疫苗的錢都要省。當然,我所堅持的事,她怎麼說都沒用的。小氣就小氣唄!
- Jun 25 Sat 2011 00:05
道聽塗說,德之棄也
學弟的問題:
這陣子到衛校受訓,4個星期以來,上了許多大約比照醫科90幾期的公衛學長(教官)的課,他們現在都是少校或中校,然而他們一直跟我們宣導一個觀念,說他們有許多國醫同期的醫科同學,在軍醫院裡升到上尉,結果就因為沒缺就得退伍,跟終生俸擦肩而過,或許有些是不想待在軍醫院裡而自願退伍,但其中也有些是想升卻升不上去而不得不退,這些話不是只有一個學長(教官)提到,有好幾個不同的教官都講到相似的問題,那軍醫的保障為何?總不能比別人多下了兩年部隊結果回醫院後好不容易專科醫師訓練完了卻得面臨沒有少校(主治醫師)缺的情況而悵然退伍吧?如過連主治都當不到恐怕不是一個正常的醫師訓練歷程吧?另外,他們還講到一點,之後將採取全募兵制,那麼原本義務役醫牙預官的空缺該怎麼彌補,有沒有可能會影響到國醫醫牙科畢業生下部隊的時間以填補人力之不足?或者有其他可能的措施?總的來說,軍醫似乎正在面臨一條充滿變數的道路,未來將怎麼變?而我們又將何去何從?能否請版主學長針對前兩段的問題給予指點一番?
- Jun 22 Wed 2011 22:50
醫官好與不好,真的很重要!
今天做超音波時遇到一個病例,申請單上有幾個英文字特別吸引我,「Cryptococcal meningitis (新型隱球菌腦膜炎)」、「Kidney transplantation (腎臟移植)」。我問他腎臟怎會壞掉?一個悲慘的故事從他國三畢業旅行開始!
- Jun 21 Tue 2011 00:21
試用 Facebook
有個 Facebook 帳號開了好一陣子沒用,
想說試試看,不然真的會落伍。
- Jun 20 Mon 2011 17:00
整年咳不停
醫師選科有點像在選未來的病人,我不太喜歡看感冒、咳嗽之類的病,所以基本上不會選胸腔內科與耳鼻喉科。對於年輕人的感冒,往往「不治療就是最好的治療」,有效的藥只有兩種,一是退燒 (止痛) 藥,二是抗生素 (懷疑有細菌感染時);第三種藥方就是多睡覺。所以,60 歲以下的人感冒只有一種藥有效,那就是退燒藥 (兼止全身酸痛)。除此之外,若有嚴重的流鼻水就開點抗組織胺 (anti-histamine)。你看治療很簡單,但我不太喜歡治這樣的病,因為每次開處方都會違背自己的醫學知識,開一些 "治咳嗽" 的藥,而我認為它們根本沒效。
- Jun 20 Mon 2011 13:08
今天不變,你永遠都不敢變!
幾個月前在BBS看到下面的討論:http://disp.cc/b/27-1o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