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問我:
1. B 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陰性的人,也沒有抗體 (Anti-HBs IgG),要不要再打一次疫苗?
2. 有些人做健檢發現Anti-HBs IgG 效價很低 (Weak Positive),要不要再追加打疫苗?
-------------------
免疫系統從出生開始發育,青春期以後大致定型,但仍可能會有變動。
有些人打疫苗時無法誘導Helper T cells (Th) 活化,並分化為Th2以誘導骨髓之B cell分化,或是抗體的基因重組發生問題,無法產生anti-HBs IgG。這樣的人,少部分有anti-HBc IgG,可能是以前曾經感染過, HBs 陽性,其後HBV被清除,T cells 仍能產生清除病毒的免疫反應,也有保護作用,不必打疫苗。anti-HBs IgG與anti-HBc IgG 都 negative 的人才需要打疫苗 (因為免疫系統仍會變動,打疫苗或許有機會產生抗體)。
一般而言,HBsAg negative 與anti-HBs IgG 兩者都negative 的人,正確的做法是到醫學中心(或規模較大的醫院) 測anti -HBc IgG,測不到才打疫苗。Weak positive (anti-HBs IgG or anti-HBc IgG) 都不必打疫苗。Weak positive 代表 Th1曾經被活化過,如果再度感染,仍會被再度活化,進行清除病毒的免疫反應。
-------------------
Th1 與 Th2,以及人體對B型肝炎的免疫反應非常複雜,我把舊文章整理合併如下:
台灣的B型肝炎多半來自母體的垂直感染,也就是胎兒出生時,沾到母血而感染。
嬰兒感染B型肝炎後與肝炎病毒共存,早期並不會產生免疫反應,隨著T 細胞的發育,在成長過程的某一個時期,會有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 發展出來能夠辨識 B 型肝炎病毒為入侵者。這個時期可能是2-3歲,也可能是22-23歲,但最常發生的時期是青春期。
T cells的細胞膜上有一種專屬的受體叫 T cell receptor (簡稱 TCR)。人一出生後,T cells就開始發育。T cells源於骨髓,經由血液送至胸線 (Thymus)。在胸腺中,T cells發育為兩大群:
Cytotoxic T cells (CTL, CD8+) 與 Helper T cells (Th, CD4+)
TCR基因受到免疫系統的 “抗原呈現細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例如 Macrophage)” 帶進胸腺的 "自體抗原" 影響,不斷進行TCR的基因重組,能辨識 “自體抗原” 的TCR,其T cell會被誘導死亡而被人體清除,最後有無數種不同TCR的T cell產生。這些T cells有下列的特性:
1. 不會認識自己身體器官組織的抗原。
2. 有能力辨識「非我族類」的抗原,但不會對哪一種外來的抗原具備專一性。
T cells從人體出生時開始發育,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青春期以後T cells大致定型,以後隨年紀增長或有小變動,但若非人體衰老喪失部分功能,T cells基本上變化不大。
成熟後的 T cells 會進入淋巴結,少部份循環於血液中,胸腺於青春期後逐漸萎縮。
CTL 有能力辨識「非我族類」的抗原,因此,版主要強調一件事情,那就是:
CTL的「辨識 (recognize)」功能遠遠大於「毒殺 (Cytotoxic)」功能!
CTL上的TCR會辨識肝細胞表面的MHC class I分子所呈現之病毒胜肽 (peptide,上圖MHC-I凹槽裏的紫色粗箭頭),然後活化誘導肝細胞及週邊免疫細胞產生干擾素 (IFN-a, IFN-b),干擾素作用於肝細胞會使肝細胞產生ribonuclease去切割病毒核酸,以清除肝細胞內之病毒。
CTL可能會讓少數肝細胞死亡,釋出病毒,然後由Macrophage吞食病毒,經由MHC class II 分子把病毒的胜肽(peptide)呈現給 Helper T cells (Th1)。Th1 會分泌Cytokines (Interferon-g、IL-2等) ,IL-2 讓CTL分裂去尋找更多被感染的肝細胞;Interferon-g 可活化Macrophage,並促進Class I & class II MHC 之表現。這一系列免疫反應的循環會誘導肝細胞產生更多的干擾素 (IFN-a, IFN-b),以利病毒清除。
( 續, B 肝疫苗的問題-II )
- Sep 02 Sun 2012 18:15
B 肝疫苗問題 - I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