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疫苗開始注射了,每年流感造成多少死亡的病例?下面有兩則今年初的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2985020
死亡的5例個案為4女、1男,病程都很類似,一開始是上呼吸道疾病,後來因併發肺炎過世;其中最年輕者為33歲女性,沒有慢性病、也沒打疫苗,不幸感染H1N1過世。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328000618-260114
本季的死亡人數正式突破百人、累計104人。2例較為特殊的病例,1例是中台灣2歲女嬰併發腦炎反應的神經系統疾病,另1例是北台灣的19歲男生沒有接種疫苗而出現肺炎、呼吸急促,兩人都在救治中。
2016年的病例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302/807021/
嘉義縣朴子市一名39歲無宿疾男子,上月20日到嘉義長庚醫院掛號,被診斷出感染流感,當天就住進加護病房,22日就宣告不治。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80228
流感增3例死亡,36歲壯男發病隔天死亡
流感病毒為何會在壯男發病兩天後致死?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圖片:
圖一:呼吸道黏膜因流感病毒入侵而聚集Dendritic cell, B cell及T cell生成淋巴組織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0904-904/figures/1
流感病毒一旦在呼吸道上皮建立根據地,代表身體的Natural antibody及現有活化中的B cell所產生的antibody已經沒效,圖一b的T cell zone就是上一篇文章中的CD8+ T cell--Virus-infected cell--Dendritic cell—CD4+ T cell的循環,只要病毒感染擴大,循環也會擴大。如下圖:
圖二:CD8+ T cell 辨識出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而活化(Activated),在感染處啟動免疫反應的循環,吸引APC (Dendritic cell), T cell, B cell過來對病毒進行包圍作用。
圖一b的B cell zone是淋巴結的Germinal center,既然現有活化中的B cell所產生的antibody已經沒效,免疫系統的Th2受IL-4的刺激分化出來,就會指揮Naïve B cell及Memory B cell過來,Naïve B cell過來分裂並進行Somatic hypermutation 及 Class switch;Memory B cell過來分裂並進行Class switch。
圖三:Naïve B cell 及Memory B cell被Helper T cell分泌的Cytokines(如上圖, IL-2是Th1 cell分泌的, IL-4與IL-5是Th2 cell分泌的)吸引至局部新生的淋巴結,在Germinal center進行Somatic hypermutation(Naïve B cell) 及Class switch(Naïve B cell 及Memory B cell)。
Adaptive immunity最重要的功能首推TCR-MHC-I的 "辨識力",即CD8+ T cell先找到病毒在哪兒,然後隨病毒擴散而使CD8+ T cell--Virus-infected cell--Dendritic cell—CD4+ T cell的循環擴大,對病毒進行包圍。但怎麼包圍呢?CD8+ T cell可釋放Toxic granules攻擊病毒,B cell產生成千上萬種非專一性抗體阻撓病毒往外擴散,如同二戰以前的傳統戰爭,一個連一百多名士兵拿起步槍朝同一目標開槍,不時丟出手榴彈,即使菜兵槍打不準,手榴彈也丟不到位,但眼前一片槍林彈雨威力也是十分驚人的。當病毒被包圍住之後,被感染的組織包括免疫細胞及上皮細胞會一起分泌Type I interferon (IFN-a及 IFN-b),作用回被感染的上皮細胞,訊息傳遞至細胞核就能轉錄多種蛋白抑制病毒複製,並產生RNase切割病毒核酸,完成清除病毒的任務。
圖四:病毒感染在免疫細胞誘導Type I IFN (IFN-a及 IFN-b)及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轉錄,但在其它被感染的細胞如上皮細胞則只誘導Type I IFN轉錄。Type I IFN是人體清除病毒的Cytokines。
流感為何會在年輕人造成死亡?
主因是CD8+ T cell 無法有效辨識病毒的存在,因此無法及時在咽喉攔截病毒,病毒直接進入氣管上皮細胞,如果此時CD8+ T cell 仍無法將病毒攔截在主氣管,並吸引T cell及B cell過來包圍病毒,病毒會直接進入肺臟,感染肺泡細胞,如此病人在發病一兩天之內就會出現呼吸衰竭,此時免疫細胞忙得團團轉,但對入侵的病毒卻束手無策,於是大量Cytokines尤其是TNF-a從肺臟釋出,造成全身器官水腫,氧氣無法順利到達組織,造成Lactate累積引起代謝性酸中毒。最關鍵的地方在腸道,腸道水腫時免疫防線會崩潰,腸道細菌大舉入侵卻被Neutrophil吞食後又釋出TNF-a,造成更多TNF-a被釋出,這就是代謝性酸中毒的惡性循環。為了遏止腸道細菌入侵,整個腸道會誘導自發性凝血,但腸道細菌那麼多,再多的凝血也擋不住數以億計的細菌,最終的結果便是 DIC,病人大量消耗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全身器官出血而死亡。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衰竭可以用呼吸器撐著;病毒若感染心肌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衰竭,ECMO也能取代心臟的功能;腎衰竭也能靠洗腎度過危機,但大量TNF-a引發腸道免疫崩潰之後的DIC就沒轍了!
我想世界上沒有很會看感冒的醫師,因為99.9%的流感病毒都會經由上述T cell + B cell + Dendritic cell的免疫循環被攔截在咽喉或主氣管,病人最後都能自癒。
1. 咽喉不疼,有發燒及明顯咳嗽,要小心CD8+ T cell沒把病毒攔截在咽喉。
2. 咽喉不疼,有發燒但咳嗽不明顯,要小心這可能不是流感。早期的肝膿瘍常被當成感冒來醫。
之前有兩名二十幾歲的士兵一開始都被當成感冒來醫,最後分別因鉤端螺旋體及腦膜炎雙球菌感染而死亡。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1114/36899650/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727/37729465/
生化及免疫的重要性在此,軍醫與其侈談軍陣醫學,不如把生化及免疫教好學通!
現在醫學生讀免疫學好像在讀生化,如果生化原文書讀不下,免疫學修完保證一竅不通,跟沒修過一樣,只有護理系的水平,恐怕還更差。
- Oct 20 Sat 2018 21:36
漫談免疫學-6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