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ate immunity 是動態的免疫反應,它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因為Innate immunity一直在悄悄進行,所以你不會生病。 吞噬細胞 (Phagocyte)、抗體 (Anitbody)、補體 (Complement) 是Innate immunity 的主體。如果是炒菜,只有 “吞噬細胞+抗體+補體”,三者加起來炒不出好菜的味道 (病菌被三者阻絕);如果有病菌入侵,吞噬細胞會分泌Cytokine,Cytokine 就像炒菜時的醬料,有了Cytokines,Innate immunity 的味道才會出來,你才會有生病的微細感覺。如果感染很嚴重,非Innate immunity 能克服,Cytokine 就會引誘 T cell 過來,接下來會發生Adaptive immunity。
Macrophage 活化後會分泌IL-1, IL-6, IL-8, IL-12, TNF-a.
IL: interleukin,TNF: Tumor necrosis factor
IL-1
1. 增加血管內皮細胞膜表現Adhesion molecules,因此,吞噬細胞及淋巴球能被吸引黏附至血管內皮細胞,然後爬行至感染部位。
2. IL-1 對於免疫細胞 (Phagocyte and Lymphocyte) 具有活化作用,但對於免疫系統外的其他組織具有破壞作用。
3. 作用於下視丘引起發燒。
4. 誘導Macrophage 及T cell 產生IL-6
IL-6
1. 活化T cell。IL-6協助IL-4 讓Helpler T cell分化為Th2,並刺激骨髓細胞分化為產生特殊抗體的B cell。
2. 作用於下視丘引起發燒。
3. 促使肝臟產生Acute phase proteins,這些蛋白的功能複雜,有的可作為病菌的調理素 (Opsonin),有的促進凝血反應,有的是補體 (Complement) 的成份。
IL-8
一種驅化因子 (Chemotactic factor) 可吸引Neutrophil, Basophil, T cell 至感染部位。
IL-12
1. 活化NK cell
2. 誘導Helpler T cell (CD4 T cell) 分化為Th1 cell.
TNF-a
1. 活化血管內皮細胞,增加內皮細胞Adhesion molecule 的表現,因而可讓吞噬細胞及淋巴球黏附於血管內皮細胞,然後爬行至感染部位。
2. 增加血管內皮細胞間的通透性,促使抗體、補體、免疫細胞容易滲進感染部位。
3. 增加淋巴液的流量,讓活化的Dendritic cell 與 T cell 容易進入局部淋巴結。
4. 作用於下視丘引起發燒。
5. 嚴重感染時,造成血管擴張,引起敗血性休克。
Macrophage 所分泌的Cytokines 是聯結Innate immunity 與 Adaptive immunity 的橋梁。Adaptive immunity 是否發生要看Cytokine 的多寡,感染若很嚴重,Cytokine分泌多,大量T cell 被吸引至感染部位,IL-12 誘導Helpler T cell (CD4 T cell,此時為Th0 cell) 分化為Th1 cell,Adaptive immunity 就會發生。另外,活化的Th0 可分泌 IL-4 誘導 Th2 的分化。
舉一例:
小孩子Group A Streptococcus 的咽喉或皮膚感染如果未及時用抗生素治療,當 Innate immunity 無法克服嚴重感染,Cytokines 會活化T cell (再分化為Th1 與 Th2),Th1 cell 可擴大免疫反應清除細菌。然而一旦引發 Adaptive immunity,某些病人的 Th2 cell 會讓骨髓細胞分化,產生一種製造特殊抗體的 B cell,那種抗體會對抗腎絲球的基底膜 (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GBM)。Anti-GBM antibody 與GBM 的抗原結合後會活化補體,腎絲球因而被破壞,造成腎絲球腎炎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onephritis, PSGN)。
- Sep 16 Mon 2013 00:10
免疫學 Chapter 2 之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