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陳志如醫師最近去國醫中心上課,拍下一些國防醫學院的照片;我每年至少去兩次,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從沒想過拍下一張照片。拍照很簡單,但年紀大了,爬上爬下,想到就很累,這點我蠻佩服肯花心思拍照的陳志如醫師。照片下方的的藍字是陳醫師的描述 。
國防的大門已經不設防了,也不復見昔日雄偉的牌樓式門柱,可能是假日加上下雨天,人煙稀少。
版主補充:正校門在民權東路上 ,左右兩片牆的設計有美式的風格。下圖是其中的一面牆。
上圖取自FB朋友
----------------------
畢竟是軍事學校,擺一輛坦克、一架 F5E 充場面,但個人感覺就是一個怪字。
版主的看法:國防醫學院裡擺了一輛坦克車與一架F5E戰機,看似突兀,但深究歷史就不覺奇怪。國醫中心是昔日的工兵學校,坦克車與戰機可以視作當年的教學設施。從工兵學校到國防醫學院,舊東西都拆掉了,坦克車與戰機雖說擺著沒用,但總能反映出那塊土地的歷史。如果沒有昔日的工兵學校,在台北市國防醫學院要到哪兒找一塊完整的土地?老國防校門旁邊是永福橋的上橋坡道,側面是新店溪上空的高架橋,這種地方不利長期發展。
有幾位學弟指出:坦克和戰機是後來才擺進來的,可能是為了增添 NDMC 的軍校氣氛。
後來才擺進來--有多位學弟說明確實如此;為增添 NDMC 的軍校氣氛? 版主認為,未必如此!假設國醫中心原本就在內湖,沒有人會想把坦克和戰機擺進來。內湖國醫中心是取用工兵學校的校地而建,國防部的人還沒忘記裡面很大,可以塞進已淘汰但有紀念價值的坦克和戰機。關鍵點還是軍方某些人對那塊地的印象仍停留在工兵學校,有一些將領年輕時曾在裡面服役,即使後來轉變成國醫中心,當有坦克和戰機要找地方擺時,第一印象就是他們昔日熟悉的工兵學校。
至於校徽跟其後的花圃設計上,實在有待加強。到過歷史名校的人都知道,很少會用不鏽鋼的。因為一定會鏽,運氣不好還會被雷K到,那可大不吉。
至於學指部大樓,應該是集中管理,不像以前各年級分開,只是奇怪,精神訓詞為何中間一條大白線橫過,像是立可白塗過,很吸晴、很怪。
最後終於找到八掛園,心想如果沒看到可白來了,因為唯一跟我能連結的只剩它了。只是它地處低下,從高架走廊照相很好,卻難以親近,加上不知它底下有啥東西,其右側竟然7,8個輻射性警示的大鐵蓋,更讓人覺得只能遠觀。
-------------
所有的照片中,最吸引版主的一張是大理石的「國防醫學院,學生部隊指揮部」,跟我的舊照片比對一下,沒錯,是同一塊大理石。對國防校友而言,所有的「愛與怨」都從學指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