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個網誌最熱鬧的時段是國醫新生入伍的七八月,兩個月累積的文章數目比入伍的天數還多上一倍;從入伍家書中,我一直覺得陸官少了一項東西---含羞草。昨天重讀了作家黃河寫的入伍訓,心裡頭一陣納悶,怎不見國醫學弟妹在入伍家書中提到含羞草?陸官後山可怕的含羞草真的被根除了嗎?

http://www.haodoo.net/?M=hhd&P=145
小時候成長於台灣北部,很喜歡難得一見的含羞草。每次見到,總要再三見識它葉子收攏的過程。等到入伍訓練結束,完全改變對含羞草的印象。它看似含羞,莖幹卻長滿了刺,應該歸類為「陰險狡詐」的植物。後來見到含羞草,心裡就有股衝動想將它連根拔起。

班長第一次罰我在含羞草上爬行,我搖頭拒絕。後來不單必須爬,班長根本是盡挑長滿含羞草的草地。同學手臂的下緣被割得一道一道,也沒聽到任何人抱怨。被含羞草割幾下,對入伍訓練的艱苦而言,只是小菜一碟。
(文中所言,入伍訓是七到九月,作者應該記錯了三軍八校入伍訓是每年八月中開始,延續至十月底)
-----------
黃河所描述的入伍訓是三十多年前的實況,他個人的特點讓自己在入伍訓中增添不少突出的色彩。不同的人身在其中會用不同的角度去側寫,但回憶中總有許多共同的經歷;含羞草是那個時期所有入伍生在野外千躲萬避的小植物,舉凡臥倒、爬行、匍匐前進,大家不是注意前方的目標,而是留心手肘前的小花,這是生物本能的防衛,因為在班長口令下達倉皇的瞬間,你只會意識那一朵朵紅色小花可能帶來的刺痛。然而,在入伍的當下絕不會知道,小花明顯而易躲,但野地裡沒開花的含羞草更多,怎麼躲都是徒勞無功的。

滿手割痕是入伍生最顯眼的標誌。含羞草還在嗎?如果不在了,割痕會少一點嗎?割痕會痛,但當每個人都滿手割痕時,疼痛會減輕,甚至會在滿心驕傲中消失。含羞草堆起許多軍校生難忘的回憶,被含羞草割傷是幸福的、快樂的、溫暖的;然而,人的一生,真正難以癒合的傷口往往不在可見的表皮;不談軍種、不論兵科,當交出軍人身份證,拿到退伍令的那一刻,不管當年投身軍旅的原因為何?不管此時離開軍旅的原因又為何?都會隱隱約約在心裡感覺有個撕裂的傷口 --- 對我而言,這一生影響我最大,最讓我感念的,永遠是國防醫學院 --- 那個傷口,似痛非痛,一輩子都不會癒合。

入伍結訓離開陸官後,印象中我再也沒見過含羞草,直到有一天,當我爬上陽明大學唭哩岸山頂的操場時,赫然發現當年打野外久違的含羞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