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今年自醫學院畢業,看到p53 仍覺似曾相識,講不出個所以然來,那你要檢討一下病理學與內科學讀了多少書。p53在2000年以後,是醫學相關的教科書一定會寫出來的 "基本常識",從生化/分生、病理、到內科學,p53 隨處可見,用 "充斥" 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p53 在正常不分裂細胞中含量很少,但在分裂中的細胞,p53 含量較多,扮演煞車的角色;在複雜的細胞週期中 (Cell cycle,注意p53的位置就好),DNA 若有缺陷,p53會磷酸化而趨向穩定 (含量增加),它是一種轉錄因子 (Transcription factor),可以誘導 p21 mRNA 之合成,p21 蛋白進而讓 Cell cycle 暫時停滯在 G1 Phase,先修補 DNA,DNA確定完整無缺,再進行 DNA 複製。p53 本身若突變而失去功能,那 DNA 一旦有缺陷,在複製時可能跳過修補 (沒有p53踩煞車),經年累月會造成一系列其他基因的突變,尤其是與 DNA 修補有關的基因,重要的是 MLH1 與 MSH2,這兩個基因在許多癌細胞可發現突變或缺失。
胃的癌前病變有一個名詞叫 Dysplasia,大約 60% 的胃 Dysplasia,p53基因有突變。Dysplasia 的胃上皮細胞會出現:
1. 細胞大小不一,排列參差不齊 (因分裂較正常胃上皮細胞快速)。
2. 細胞核因快速分裂而染色較深,細胞看起來也較大。
綠箭頭顯示慢性發炎的胃黏膜組織中,排列整齊、較正常之細胞。
紅箭頭顯示慢性發炎的胃黏膜組織中,排列不規則的 Dysplasia上皮細胞。
藍色三角形是小凹性上皮 (Foveolar epithelium),常見於慢性發炎的胃黏膜組織,代表一種上皮的萎縮退化。
腺體外有淋巴細胞浸潤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 Jul 29 Sun 2012 10:24
病理切片-4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