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與心臟、腎臟相比,算是不容易衰竭的器官。很多人常說「爆肝」,其實肝臟要爆掉,不是那麼容易。在台灣,病毒性肝炎是肝衰竭的主因,其中又以 B 型肝炎最為重要。
我寫的觀念,內科學教科書找不到,腸胃科的聖經 Sleissenger 也找不到,但你看過之後,卻很容易理解,對於臨床的想法,相信會有很大的幫助。
病毒性肝炎會造成黃疸、甚至肝衰竭的病因首推 B 型肝炎;C 型肝炎相對而言,較少造成嚴重之黃疸。
病毒造成黃疸之原因有兩大項:
其一是免疫反應
其二是病毒過量繁殖
免疫反應本是人體清除病毒的機制,但有些人的 CTL (Cytotoxic T lymphocyte) 不斷攻擊被感染的肝細胞,卻無法營造適當的免疫反應在肝臟內部產生干擾素,用之清除病毒,因此,肝功能長期異常,永無止境,這就是慢性肝炎。
健康的帶原者,通常沒有 CTL 去辨識病毒,因此肝臟任由病毒滋生,互不相妨,肝功能長期維持正常狀態。
不管是慢性肝炎或健康的帶原者,在其一生之中都可能出現極端的變化:
1. 新的 CTL 突然對肝臟發動攻擊,肝細胞壞死而造成黃疸。但人過了 25 歲以後,免疫系統基本上已經定型,新的 CTL 突然對肝臟發動攻擊,可能性有,但機率並不高。
2. 病毒突然大量繁殖,超過肝臟的負荷。為何會有此種病毒產生?因為病毒的核酸聚合酶沒有校正的功能,A、T (U)、C、G,任何一個鹼基弄錯,它不會自己修正,因此常會產生突變的病毒。當某種繁殖力強的病毒出現,只要病毒量較原先增加 2-3倍 (可能高出十倍以上),肝臟也許就無法承受這樣的病毒負荷而壞死。
黃疸出現:
如果原因是第 2 項,抗病毒藥物多半會有效。
如果原因是第 1 項,抗病毒藥物可能會失效,黃疸會上下波動:漸漸轉好,或演變成肝衰竭。
因此,抗病毒藥物投入後,你要告訴病人,那不是仙丹,並不 100% 保證有效。
- Feb 11 Sat 2012 17:49
黃疸 -- 病毒性肝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