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凌晨03:30分了,現在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有些大老很堅持要PGY了,學長您二十年前認知的三總和現在的完全不一樣了!真的!大半夜在看會診看到某科主任貼在護理站的公告,護理站對於危急病人處理流程,護士小姐可以從值班R,Senior R,值班Fellow,總醫師,值班主治醫師,科主任,部主任,院長。只要護士小姐認為得不到應有的回應,她call到院長都是被允許的!現在的TSGH,具有決策性的醫療團隊中,Intern已經是被完全被排除在外了。現在大半夜病人出問題沒有人先呼叫實習醫師的!和以前的三總比起來,現在的Intern是有點被overprotection的。以前當Intern時,病人有問題我們要先去看完後跟學長回報,當R時,慢慢的大家比較不CALL 實習醫師了,到現在當FELLOW了,半夜都是住院醫師直接連絡我的,好像沒有人去管INTERN 的角色在哪裡,反正雜事有做完就好!但是平時各級醫師的面對面教學可是愈來愈多的!我不知道榮總實習醫師是怎麼樣的,但是如果只有三總是這樣的,那麼以前大家引以為傲在畢業前豐富的臨床經驗,根本上已經慢慢的流失了!這是另外一個令人很擔心的危機。還沒講到為什麼現在還醒著!今天有個實習醫師替病人做了張心電圖,跟護士與住院醫師說正常的...等到有人看到那張心電圖的時候 (幸好沒有差很久),唉,是STEMI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 呀....!現在在等家屬簽字要急做導管了!
以下是回應:
我當 Intern 時,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Intern 應該做些甚麼事? 那時的外科 Intern 要負責所有病歷,包括 Admission Note, Intern 的 Admission Progress Note, Progress Note, Discharge Note,打字機一字一字敲到想把它砸爛。我到長庚、榮總做住院醫師時才知道,以前在三總實習被虐待了兩年,有許多事 Intern 根本不能做,原因是 Intern 並非合格的醫師,所有 Intern 做的臨床處理,都必須先有住院醫師的指示。因此你不能要求 Intern 實習結束後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如果 Intern 過於大膽去處理病人的事,最後吃虧的是病人,出了問題還可能被告。
我在「中暑的新兵」一文中提到一位新兵中暑,數天之後在部隊醫務所發生急性腎衰竭死亡,而死亡的真實原因是肺水腫以致呼吸衰竭,那是我同學的慘痛經驗。為什麼一個新兵中暑當天沒死,數天後卻被醫官搞死了?急性腎衰竭,病人會立刻死亡嗎?搞到肺水腫,醫官究竟犯了多少不可原諒的錯?我們當 Intern 時,被給予太多的自主權去處理病人的事;而當我們憑直覺去處理臨床問題時,卻不知犯下多少錯誤!「中暑的新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年紀輕輕就被軍醫搞死,誰的錯?是我同學嗎?我認為錯在「三總」給 Intern太多自主權,讓那時的「我們」不知天高地厚,草率行事,才會在下部隊時釀成悲劇。我只想說:後送真有那麼麻煩嗎?
二十年前,三總訓練出來的 Intern 只是虛有「自以為是」的臨床經驗,究其實,三總的住院醫師有唸過多少書?曾經教給 Intern 甚麼正確的觀念?沒有!我們只會做雜事、值班,住院醫師腦袋裏只有「共同筆記」那些片段的知識,怎樣去教 Intern?不是我自負,我看我小 Intern 來教住院醫師還差不多!主治醫師又好到那裏去?我第一個月當 Intern 在軍方一般外科實習,發覺軍醫簡直像屠夫,軍醫院像個屠宰場!兩個真實的故事「主治醫師呢?」及「傘兵的傷口」,現在三總位居高階的 XX 學長看了這兩篇文章,不知會不會替三總感到羞愧?他就是當時的住院醫師!我一個小 Intern 都知道問題不對,他們總醫師、住院醫師每天看看病人就走了,居然不痛不癢,甚至主治醫師也沒來瞧一眼,我要接受這樣錯誤的訓練嗎?那時三總的醫師實在糟透了,我兩年實習結束後才知道,軍醫為何被人詬病嘲笑!為何優秀的學長都走了,剩下的---------,不想說有的還當了將軍。
Intern 是來學習當醫師的! 晚上值班第一線本就應該叫住院醫師,如果只是小問題,大可不必叫醒 Intern!如果需要 Intern 做 EKG,抽血,當然要叫 Intern 來;如果你認為問題雖小,但 Intern 來可以學習一些臨床經驗,也應該把 Intern 叫起來看看。Intern 要被反覆提醒「戒慎」兩字,就像你所說的 EKG;Intern 只知要做 EKG,卻不知是因為病人有不舒服才做 EKG。病人的症狀比EKG 還重要,Intern 要學的是這一點,而不是要求 Intern 去正確解讀 EKG (有些病人的 EKG 看起來就像 myocardial infarct)!Intern 做完 EKG,如果自己判讀覺得與病人的症狀不相符時,就要立刻通知住院醫師。不然你拿 EKG 給骨科醫師看,他也未必看得懂。
現在三總似乎遵循 Intern 訓練的正確軌道去做,這是一件好事,否則照以前的做法,只會訓練一批批會做雜事,而不是會思考病情的醫師。榮總的實習醫師比三總輕鬆多了,大部份的學校是實習一年,陽明是實習一年半。Intern 的工作不外乎抽血、靜脈注射、換藥、做心電圖等,此外可在資深醫師的指導下學習急救插管、打CVP、腹水引流、腰椎穿刺等。我認為多給 Intern 一點時間去思考問題,比做牛做馬那樣操 Intern,較能讓醫學生發掘自己的興趣。為何要去磨 Intern ?磨到最後對臨床、對三總、對軍醫失去信心,這對學弟們有甚麼好處?
另外要提醒即將下部隊的學弟們,在部隊裏能做的醫療非常有限。胸悶、頭痛、腹痛的阿兵哥,一定不要忘記「後送」,許多潛在的危險只有發生之後,自己才會痛覺遺憾!不要怕麻煩,寧可錯送一百個阿兵哥,也不要漏掉一個真正有病的!這就是你存在的目的。
關於 PGY,我認為內、外科醫師就免了,皮膚、放射、復健、眼、耳鼻喉等科確實需要。
- Jan 04 Tue 2011 11:40
Intern 該做些甚麼? 回應 "PGY 之我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