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樓新聞不斷,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從社會青年到部隊官兵,原因在新冠疫苗的Spike protein在血中引發人體內生性的Prion-like protein的鏈鎖聚集產生的Amyloid微血栓,流進腦部Limbic system的某個部位(可能是Amygdala),讓尋求自我毀滅變成一種瞬間的快樂。

Limbic system是大腦建構記憶與情感的的主要部位,記憶則是情感的基礎。1983年「搭錯車」這部電影上映時,影評極佳,我約某位香港僑生去看,電影場景和我兒時的記憶分毫不差,「
酒干倘賣無」,多麼熟悉的聲音,結局讓我熱淚盈眶。出了戲院,我無法與那位同學分享劇中情節,他看完居然沒有任何感覺,因為他沒有那段長達二十年的記憶。在黑暗的戲院中我會熱淚盈眶,但絕不會放聲大哭,因為有一種調節機制壓制我的情感。

Limbic system十分複雜,主要成分是Hippocampus(海馬迴)與Amygdala(杏仁核)如下圖:
/tmp/phpwRyY1u  
https://qbi.uq.edu.au/brain-basics/memory/where-are-memories-stored
記憶與學習密不可分。記憶與學習的兩大刺激來自視覺與聽覺,視覺的大腦皮質在枕部(後腦梢),聽覺的大腦皮質在顳部(太陽穴)。1+1=2的視覺與聽覺刺激會先傳至Hippocampus,然後再儲存在Prefrontal cortex。一個人對來自視覺與聽覺的刺激,產生的學習能力,由基因決定。同樣的,你看到、聽到一件事,會高興、會憤怒、會悲傷、會恐懼,或無動於衷,也是由基因決定,小小一個Amygdala裡面神經細胞的基因處理人的複雜情緒。這不代表Amygdala是處理情緒的唯一部位,儲存在Prefrontal cortex的記憶也會影響你看到或聽說一個場景,從Amygdala反應出的情緒。

恐懼/害怕是由學習而來,形成的記憶儲存在Prefrontal cortex,例如我們從學習知道火的性質,玩火會釀成火災成為一種人類普遍的記憶。但沒經過學習的幼童則不同,他可能覺得爬樓梯很好玩,於是很興奮地往上爬到頂樓,他也沒學習從頂樓跳下去會是甚麼結果,於是就跳下去了。

Prefrontal cortex--Hippocampus—Amygdala只是Limbic system的一部份,往外延伸會形成一個極端複雜的神經網路,下圖只延伸一點點:
/tmp/phpOQSy07  
https://nba.uth.tmc.edu/neuroscience/m/s4/chapter05.html
小學老師教「1+1=2」會用嘴說,也會在黑板上寫。小學生經由聽覺與視覺將訊息傳至大腦皮質(Association cortex--顳葉與枕葉)--->Hippocampal formation/Amygdala--->---->Prefrontal cortex(學習之後儲存)。

神經網路極端複雜,跳樓事件最可能是傳入或傳出Amygdala的訊息被干擾或中斷,懼怕與無畏失去平衡,當無畏>>>懼怕的神經網路在他腦中運轉時,從頂樓遠眺可能是一片常人無法想像的壯麗山河(沒有人知道他看見甚麼),想一想,幼童為何會爬進裝滿水的浴缸淹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