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細胞壁的醣基結構 (NAG-NAM),NAG-NAM之間有Oligopeptide的Cross-linking (Transpeptidation)。
Penicillin 能抑制細胞壁Peptidoglycan的Cross-linking (Transpeptidation, 橘色圈圈)
細菌b-lactamase破壞Penicillin的作用
1928年Fleming(佛萊明)發現青黴菌產生一種物質能抑制細菌生長,這種物質就是盤尼西靈 (Penicillin),即抗生素的起源。將近一個世紀,Penicillin 的衍生物及新一代的抗生素不斷被研發出來,許多細菌都有破壞 Penicillin 的b-lactamase,許多醫師都認為Penicillin對大多數的細菌感染已經無效。這是抗藥性的迷思!事實上,我們使用抗生素,一直忽略免疫系統才是對抗細菌的主力。
細菌有b-lactamase,Penicillin就會沒效嗎?不是,即使b-lactamase存在,Penicillin依然有效。我們考慮兩件事:
1. Penicillin抑制Peptidoglycan的Transpeptidation。
2. b-lactamase破壞Penicillin。
如果血液中Penicillin濃度夠,上述兩種作用會同時進行,等到b-lactamase 將Penicillin破壞到一個程度之後,細菌才會以等比級數生長。因此,如果你給病人服用Ampicillin,不會因為Ampicillin藥太老而沒效,即使病人感染的細菌攜帶b-lactamase,Ampicillin仍然能暫時壓住細菌生長,如下圖:
縱軸:細菌生長達飽和的百分比 (%)
橫軸:生長時間
Ampicillin 可延遲抗藥性細菌生長的時間,第二次的追加劑量又可延遲數小時。
大部分的細菌感染都可用Penicillin暫時壓住(並非絕對,Mycoplasma感染就要使用Erythromycin),讓免疫系統有時間完成作戰準備。Penicillin猶如一道城牆,即使無法殺死細菌,也能暫時擋一陣子,真正對抗細菌的主力仍是免疫系統。至於VRE、ESBL、MRSA等細菌並沒想像中那麼強,只要免疫系統功能好,這些細菌是很難入侵的。你反過來想,若是沒有免疫系統,你要用什麼抗生素治療?抗藥性的確存在,但可能是個假議題,那些細菌本就與人類共存,你想挽救免疫力崩潰的垂死老人,自然就要面對抗藥性的問題。有趣的是,因為有抗藥性,藥廠才會開發新的抗生素用以增加治療的效果。有新藥上市,藥廠才能賺錢,這是一個無止境的循環。
美軍陸戰隊的訓練十分艱難且精實,隊員受訓時要定期注射長效型Penicillin-G,一個Fleming在1928年發現的老藥卻能有效預防訓練時的潛在感染。免疫系統功能若好,基本上ESBL, VRE, MRSA等細菌不易入侵,即使入侵之後,Penicillin也可能在免疫系統未完成準備之前,暫時壓住細菌。
- Jan 25 Sun 2015 17:21
細菌抗藥性的迷思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