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筆記有一篇文章「一代預官的殘念 」 (見文底)。作者是預官27期,民國66年入伍,文中描述台海當年的實況,從日日戰備的外島,談到目前國防部正面臨的棘手議題:募兵制與林毅夫;半世紀的時空交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一度是入學考試的熱門素材,如今說出來還怕人見笑。募兵制與林毅夫,前者之錯,錯在募不到兵,後者之錯,錯在思想上主張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中華民國。走過的時間就是歷史,歷史往後拉長再拉長,我們都不會否認,台灣難與中國做一刀兩斷的切割;募兵制問題多到難以推行,但為了維護民主體制,台灣必須有計劃地實施募兵來鞏固國防。
那個兵馬倥傯的年代,誰沒有殘念?小孩子幾歲時會有兒時的記憶?我清楚記得兩歲時,我被抱著坐在軍卡前座,腦海中出現幾位阿兵哥替我們搬家的印象。舊家的名字叫「忠貞新村」,新家的名字叫「陸光四村」,直到我父母親過世,從長輩們口述的歷史,以及解嚴後大批流傳在網路上的資料,我才知道母親竟是異域孤軍的遺孀。「忠貞新村」的眷舍原本是配給母親,因為他的丈夫死在滇緬邊境。有一部電影叫「異域」,偶然間打開Youtube看到一些怵目驚心的片段,我才知道母親曾受過多少磨難才遠離家鄉,帶著兩個嗷嗷待哺的女兒來到台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T8nWoL9Wn0#t=287
曾經嫁給軍人的女人,似乎一輩子都離不開軍人。我母親被我父親看上,結婚後生下我和兩個姊姊。我兩歲時,父親配到自己的眷舍,忠貞新村那間十分狹小,留給我兩個同母異父的姊姊,我們一家五口搬到陸光四村。同樣是半世紀的時空交錯,我驚訝於自己的身世背景,「異域」、「忠貞」、「陸光」,夠嗆吧!一代預官的殘念不過區區兩年,然而我的殘念打從娘胎就開始了。
-----------
一代預官的殘念
http://www.udn.com/2014/2/10/NEWS/OPINION/X1/8474694.shtml?ch=fb_share
隨著募兵制倡議,八十後的小孩大概都不唱「哥哥爸爸真偉大」;五、六、七十世代男生沒得挑,乖乖當兵去;三、四十年代「奮青」,為國去打仗。
預官二十七期「奮青」最幸運,半年基礎教育後下部隊,一半的人上金馬,不是排長就是輔導長,十萬大軍我來管。這一年適逢「八二三」二十周年,料羅灣搶灘後就開始戰地生活。退出聯合國後「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喊了八年,此刻面臨考驗,因為長官告知,八二三砲戰有可能再來一場,我們相信大過不相信。
面對大陸動向,日日戰備。嚴酷的總司令要我們天天跑五千,六伏天穿BVD打赤膊睡覺,提高警覺,深夜一通戰測電話來,平常六個人才做得到的,瞬間四個人合力能把一五五榴拖出砲掩體開架,標定射擊。從六月到八月,充滿了戰鬥意識,官士兵繃緊神經三個月,結果什麼也沒發生。
孰料,十二月中旬傳來台美斷交噩耗,各個連隊在中山室立誓保國,又一次提高戰備。我們教導士兵,今日不能捍衛國家,明日歷史就會記載我們的血淚。
不意,五個月後馬山連連長失蹤;我們又忙起來,給床板編號,排球籃球用完都要統一收管,一日三次清點人數,日復一日。執戟外島,沒有電話打、不能返台,但有離愁別緒,聽聽鄧麗君也就過了。
十年後,我們才知道那位馬山連長就是投筆從戎、蔣經國召見的優秀青年;再十年,這位壯年在大陸乃至全世界財經界大放異彩;再十幾年後,改名林毅夫的他,有了濃濃的鄉愁,卻遭叛逃通緝而進不了「家門」。有監委為他求情不果而亟求釋憲解套。於此同時,政府一再誓言,推動募兵不變。
看似兩件不相干的事,卻令我們見證歷史的代代預官士、兵不解:林毅夫當年泅海投共,如果是他的理想與正念,則對「這一頭」的鄉愁不值一哂。
而募兵一如企業招募員工,乏人問津窘況下,國防部加碼促量,作法不啻以價換差。徵兵制下當兵是義務,是依憲「為國」;現在募兵制下的兵是為什麼呢?
林毅夫案已從軍法轉歸司法,司法單位仍延續通緝。還好,一套亙恆的國防價值體系尚存;一旦撤銷通緝,將來募兵全面上路,真不知如何教戰練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