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訪客留言:
至少在大醫院裡,一切照規定來不會、不行、也不能在藥價動手腳。大醫院給藥必須向健保局實報實銷,只要在健保預算額度內,通通給原廠原裝藥也無所謂只要對病人有幫助,大醫院醫師給藥絕不吝嗇!

診所藥價三日簡表申報66元,健保局不會去過問你用啥藥,於是某些診所能省則省,給藥通常不給原廠藥,給個散裝學名藥就把病患打發走,散裝學名藥有些成本不到10塊錢,一樣向健保申報66元,藥價差56元,除了賺掛號費、診察費,藥錢也要賺一筆..有些甚至還會向病患推銷自費藥。

此外,坊間診所對嬰幼兒病患真正會給嬰幼兒專用原裝藥的寥寥無幾(因為成本高),大醫院醫師反而沒這個問題,只要在健保額度內,給嬰幼兒專用藥品也無所謂。還有醫藥分業後,診所與藥局之間的內幕與生態,要我再繼續說下去嗎?

說太多恐怕會得罪人..

有去診所看過病的可以把藥包拿出來看,是不是一堆紅紅白白綠綠五顏六色的藥?
而且這些藥很多都沒有完整的鋁箔包裝,甚至連藥廠名稱也沒標示center裡的醫師會這樣給藥嗎?幾乎不會!

就算確診有需要給胃藥,center醫師至少也會給個鋁箔包的 IWELL (一種制酸劑),絕不會給那種連包裝都沒有的散裝藥,每當看到診所自行包裝的散裝藥,就算有處方籤核對,因為沒有完整的包裝,也只能像玩猜謎遊戲般去猜這是哪種藥?真是笑話!健保給付的藥錢真的只能讓病患吃這種連藥廠完整包裝都沒有的藥嗎?

我不否認診所也有好醫師,但真正會替病患著想,不會想賺藥價差的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
---------------
本想回覆上面的留言,但同學沈高輝醫師回應得太詳細了,因此另闢文章,以免日後難找。
版主的前言
藥品也是商品,價格隨製造成本、需求與競爭而上下波動。比方說,威而鋼早期是研發做為心血管疾病用藥,若沒有特殊用途,鐵定賤如糞土,其製造成本不到台幣一元,十幾年的老藥,若非其特殊功效,現在一顆可能不到十塊錢,但實際的價格是350-450元 (早期800元以上)。一顆賣200元,藥廠同樣大賺。

台廠的製藥水準並不差,只是研發能力較弱而已。藥廠的製藥標準由衛生署負責監督把關,只要製造合乎標準流程,做出來的藥就能在市場上流通,醫院與診所就能採用,健保局不是管理藥品的單位,過份干預反而會搬石頭砸腳。進口藥品同樣是 "成桶的散裝" 由貨櫃運至台灣,然後在台灣包裝為市售的成片鋁箔。台廠為供應不同客戶的需求 (醫院、診所、藥局),有的藥品包裝成鋁箔,有的則是一大罐500-1000顆賣給診所或藥局,因此有散裝藥的出現,也方便診所醫師包裝成袋。
------------------------
版主寫文章有立場,目的是建議國醫學弟妹不要太早走向開業,開業醫師確實有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但醫學院畢業的醫師若越早、越多走向開業,通常顯示這家醫學院的潛力越薄弱。下面是沈高輝醫師的回覆:

只要是慢性病的藥,醫院與診所用的藥幾乎都相同,譬如原廠 Norvasc,而你說有些診所因藥價差而用台廠藥,這種診所當然有,但這種情形,其實醫院也是如此,就算是醫學中心,很多藥也都是用台廠;因為原廠藥過了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期後,台廠便可用相同原料來製造,差別在於有的台廠有通過BE(簡單說就是測試結果與原廠藥效差不多),少數的並未通過,如何抉擇就看每位醫師心中那把尺。有的醫師會因為病患吃習慣同樣的藥,也就持續進用,而由於慢性病幾乎都是一次拿一個月,所以醫院與診所都是給完整的鋁箔包裝或一整罐。

診所就診的很多都是一般的感冒而一般的感冒藥,沒人在用原廠的,即使是醫學中心亦如此。譬如一顆止咳藥最貴最貴也頂多23元,國外的藥廠無利潤可言,怎會申請進口?所以你要用國外藥,也找不到,而且藥效其實也差不多,除非是抗生素,而有些診所會因應病患嚴重病情所需,而使用原廠抗生素(當然一般情形用原廠抗生素則是一種糟蹋)

另外你提到,診所用藥無鋁箔包裝,那是誤解,因為到診所求診,主要是方便,你要求醫師一藥一袋,醫師當然會配合,但大部分的病患,你給他好幾袋的藥,他每次吃藥,都要從不同的藥袋拿出一顆藥,要帶去上課或上班時,也要把所有藥袋都帶著,是否很不方便?所以診所貼心幫病患把所有藥,每次集中在一袋,這樣吃藥時,只要撕一包即可,外出時也只要帶一兩包即可,也比較不會漏吃某一顆藥,結果這種貼心又增加藥袋及包藥機成本,卻被你說成如此不堪!!!

曾經有某醫學中心要求小朋友的用藥如果要磨粉,必須要家長付磨粉費,你就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會增加藥袋及人事成本;不信的話,你下次到醫院看感冒,你要求醫院藥師要像診所包藥方式包給你,你看他們願不願意配合,告訴你,絕對不會,因為這樣他更花時間!

醫院給藥必須向健保局實報實銷,只要在健保預算額度內,通通給原廠原裝藥也無所謂,只要對病人有幫助,大醫院醫師給藥絕不吝嗇!

其實原廠藥也會有價差,你想想看,一件東西買30件跟買30萬件價格會一樣嗎?所以有些財團醫院,甚至是軍方或市立醫院,也都是以聯合採購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結果被人說成是藥價黑洞,果真如此,那我們周遭充斥一堆黑洞,而這黑洞永遠也消除不了!請問你,如果你是廠商,有人跟你說你的東西我買一千萬瓶,但價格打六折,否則我向別家買,請問你賣是不賣?所以健保局再怎麼砍藥價也沒用,因為財團醫院還是可用新藥價做基準來殺價,結果有些原廠就只好退出台灣市場,因為藥價已被砍到不敷成本,可憐的是不知情的台灣民眾。

慢性病的藥,診所也是實報實銷。你提到診所藥價三日簡表申報66元,健保局不會去過問你用啥藥,於是某些診所能省則省,給藥通常不給原廠藥,給個散裝學名藥就把病患打發走,散裝學名藥有些成本不到10塊錢,一樣向健保申報66元,藥價差56元,除了賺掛號費、診察費,藥錢也要賺一筆。有些甚至還會向病患推銷自費藥。

坦白講,我不大相信真的會有醫師為賺那56元,而都只開310元的藥,若果真如此,還會有患者的話,那他一定有吾輩可學習的本領。相反的,很多醫師明明開超過66元的藥,卻只敢申報120元的藥,因為健保局為節省行政成本,所以診所的病歷一般是100份抽1份,如果該份被核刪,那很抱歉,另外沒被抽審到的99份要連坐,一併被核刪,因為健保局認為另外沒被抽審到的99份,也一定會有同樣的問題,所以你如果總藥費被核刪500元的話,那最終結果就是可能被放大成100倍的5萬元,也因為如此,所以有太多的醫師都自行吸收一些價位較高的藥物而不敢申報。當然並不是每位患者的藥費都超過66元,所以也才能截長補短。

另外,你說坊間診所對嬰幼兒病患真正會給嬰幼兒專用原裝藥的寥寥無幾(因為成本高)=>其實現在大部份的診所已都會給嬰幼兒專用的原裝藥。

我很高興你提出這一些問題,我相信這也是一般民眾會有的誤解,畢竟 "隔行如隔山", 希望以上的回應,能讓你更深層的真正瞭解醫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