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文「莫再只勸高中生不要讀醫科PO出來給考生與家長參考。
最近一年有好幾位國醫學弟妹問我自費生轉軍費生的事,甚至有六七年級的學弟妹到醫院實習,稍微瞭解醫院及台灣醫界的生態後,才知道現實情況並非六七年前他們剛進醫學院時想的那樣。自費生有無必要轉軍費生?三五年前似乎不太合乎常理,現在已有人投石問路,將來可能會漸漸成為常態。


有家長詢問:自費生在學期間未領公費,畢業轉軍職是否需要下部隊服務2+1
1. 自費生也是軍校生,先要瞭解這一點。自費生於畢業前六個月可申請服「常備軍官役」或「預備軍官役」。相對於大學畢業報考志願役,是預備軍官役,軍校自費生畢業可直接申請服常備軍官役,這是軍校與大學的差別。自費生畢業轉常備軍官役,以後的分發服務與軍費生完全相同,請注意,這樣只是大學畢業當志願役軍官(醫官),國醫是軍校,因此可以直接服常備役,與「在學期間未領公費」無關,大學生「在學期間亦未領公費」。
2. 自費生於在學期間,如有軍費生的缺釋出,可轉軍費生。

-------------

莫再只勸高中生不要讀醫科
每年大考季節,高中生選填志願的新聞總是佔滿全國版面。近年來的前幾志願,一類組莫過於財金、法律,二類組莫過於電機、資工,三類組就是醫科跟牙醫了。有趣的是,雖然醫學系總能保持在前幾志願,已經成為醫師的前輩,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建議。

一種是傳統較為常見的諄諄教誨,強調醫師行醫過程中有許多心理或情感上的收獲,想當醫師的人必須要有特定的人格特質,諸如樂於與人相處、具備溝通能力、有同理心、能夠持續進修、有耐心、有良好的體力與時間管理能力等等。

另一種則是警語,強調醫師很辛苦、賺得錢不如社會大眾想像的多、醫療糾紛帶來龐大壓力、醫師工作過勞、醫療崩壞了快逃啊諸如此類的警世之言。

看了兩邊看似矛盾且衝突的說法,其實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少有人願意持平地來談論醫療的工作環境。以薪資而論,如近期的1111人力銀行統計,入行起薪最高的是機師、其次則是醫師與牙醫,入行五年後機師的平均薪資更將被醫師超越。而根據論文〈急診專科醫師合理的工作收入〉的統計,醫師薪資雖有所下滑,但仍平均薪資約是一般受僱人員平均薪資的三倍。

儘管薪資不錯,但以工時而論,根據衛福部調查,醫師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也早有諸多研究指出輪值夜班會提高健康風險,受雇醫師何時能納入《勞基法》保障也仍是前途未卜。而以醫療糾紛而言,台灣的醫糾其實是起訴率高、定罪率低,調解制度後醫糾也逐漸下降,實證研究更支持,強化醫病溝通也能減少醫糾產生。

此外,醫學有不同次領域,每個次領域之間的差異,或許也足以滿足不同的心靈需求,更沒人規定念了什麼就非得從事什麼作為志業不可。最重要的是,無可否認的,行醫過程中有諸多酸甜苦辣與人生體會,我相信,就算是極力呼籲年輕學子不要讀醫科的前輩,受病人感謝的當下,心中應該也會有所感觸。

因此,如果有高中生問道,未來究竟要不要讀醫科呢?處於行醫之路稍遠處的前輩們,應該給的是較持平且全面的建議,而非把平日的怨氣一股腦發洩出來,畢竟,若僅是選擇性地透露事實,或許我們才可能因而耽誤了有志於此的青春。
http://n.yam.com/yam_other/politics/20150211/2015021186538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