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次大學聯考都考不上醫學系,我已知道自己不是個十分聰明的人,因此,一年級剛結束的暑假我從大體解剖開始正式研讀基礎醫學的原文書。買過書的人都知道,解剖學圖譜很貴,而我天生就是個節省的人,假日的三頓飯都不會放過學生餐廳的大鍋菜,買了昂貴的書,更不可能任其放在書架上荒蕪。

我還記得那天早上我打開第一章解剖學簡介第一頁讀得非常吃力,不只是一頁都唸不完,讀一頁的左半邊都像渡過千山萬水般艱難。到了中午,連長看到我,問我要不要去吃飯,因為學生沒開伙,那是軍官團的伙食,我便叫了一位僑生同學一起壯膽去吃。午睡後,我又開始頭痛了,甚麼進度都沒有,抄了至少五十多個奇怪的單字,連發音都不知怎樣讀才正確。夏天好熱,打著赤膊、開著電扇,全身仍是汗。晚餐約著僑生同學出去吃,回來後繼續和單字與第一頁奮戰,勉強翻到第二頁,感覺都是在欺騙自己,一知半解也罷,不知不解才真讓人憂心:要是學期開始,這種讀書進度該怎麼活下去?

大約晚上十點,我去操場跑步,邊想著單字、邊計劃著怎樣加快進度;跑回來坐在書桌前看到書本我仍用牛步拖著一字一句,然後抄下一個個單字,逼著自己拖過第二頁然而,除了把單字抄下之外,我不知一天讀下來,究竟讀懂了些甚麼!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過去,其實只要有讀就會發生作用我感覺我的腦袋正一點一點撿收 (pick up) 我所讀過的一字一句。每睡一覺起來,當再拿起書本時,大腦好像儲存了一些破碎的隻字片語,然後慢慢地連結起來。一週之後讀過十幾頁,似乎讀懂後面,前面的也突然懂了。現階段不再是「不知不解」,至少也能「一知半解」。於是,一部份時間我繼續牛步向前,一部份時間回過頭去重新咀嚼前面的字句;那條牛竟然越走越快,暑假三週過去,接下來是在營休假三週,頭頸部幾乎快讀完了雖然沒有完全記下所有的東西,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那痕跡好深,直到現在,或許永遠,我都不會忘記。

修過大體解剖的人都知道,讀通頭頸部,其他部份就容易多了。神經解剖與生物化學也一樣,如果你沒事先預習想在學期中同步讀完原文書,非常非常困難,簡直就是 Mission Impossible我十分懷疑,世界上真有那種既會玩、又能把原文書讀通的醫學生嗎?

醫學不能單靠老師教,自學的工夫很重要,你若只想靠老師教,老師的Slide會放不完。常常課堂上的Slide感覺不是一張一張放出來,而是用飛的從你眼睛晃過去。醫學院只是提供一個學醫的環境,其他要靠自己摸索,與同學切磋,再不懂則請教師長。

1.
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   2. 大體解剖、神經解剖、組織學,這幾門課是近代(1)與傳統(2)基礎醫學的基礎。大一與大二不但要讀好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還要找時間預習解剖學一半以上的知識。我看到大三上學期的課表,微生物與免疫學加了進去,若沒事先預習解剖學的大半課程,「共筆」也許就是你唯一的選擇,怕的是你連共筆都讀不完。

我不只一次回想當年要是去讀普大,暑期得去打工,學期中得去兼家教,另一個環境下的命運會是如何?我相信絕不會差,但也絕不會比現在好,因為醫學生大一到大五所讀的書,終其一生都難以補償取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