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訪客要版主評論23魔方」基因檢測:
https://www.23mofang.com/
上面網站檢測的基因仍太少二十年內,「Whole genome sequencing」將人類23對染色體上的DNA全部定序,會像手機一樣普及化,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購買自己的「Whole genome sequencing」及附加機器人軟體,你想要知道甚麼疾病與你的基因序列相關,機器人都會告訴你,因此醫師未來要面對的不只是病人,更難纏的是病人手上的機器人。版主用下面一個病例來說明生化、分生、免疫、胚胎學及細胞生物在診斷疾病的重要性,你如何用醫學知識來說服知識水平特高的病人。

41歲男性因在頸部甲狀腺所在的部位摸到一個腫塊,他先去長庚醫院做切片接著又去台大醫院做了一次切片切片中都出現Squamous cell (鱗狀細胞)因為病人在長庚與台大兩家醫院都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於是到北榮又做了一次切片沒錯甲狀腺不應該出現Squamous cell這種上皮細胞應出現在食道與氣管於是新陳代謝科醫師把病人轉給我我摸了一下病人頸部的腫塊軟軟的約2-3公分一看到病理報告上寫著(Presence of squamous cell)我大概就知道是怎回事了於是立刻排了電腦斷層結果與我事先的猜測相同

44563759a  
上圖紅箭頭是氣管,綠箭頭是病人頸部摸到的腫塊,約兩公分,裡面有Squamous cell,因此應該是一個類似突出於食道或氣管的憩室(Diverticulum)。這個憩室是如何形成的?為何病人到四十歲才發現?這是個胚胎學的問題:

primitive_digestive_system  
胚胎發育中,食道與氣管來自Foregut約在發育的一個月左右,Foregut會突出一個Lung bud長成氣管,於是氣管便與食道平行發育成兩個管腔來自外胚層能分化為Squamous cellStem cell會往食道及氣管移動,在移動的過程中有幾個Stem cell跑錯地方,到了中胚層肌肉的位置。Stem cell在肌肉層類似食道或氣管仍會受到各種Growth factor的影響分化為Squamous cell,有趣的是,為何病人到四十歲才長兩公分?因為這種Squamous cell的壽命長達半年,儘管Stem cell會分裂分化為Squamous cell,但可能半年才死亡更新一次,死亡的細胞由免疫細胞吞食在頸部產生無感的發炎反應,緩慢且週期性的細胞更新死亡在封閉的系統中進行,於是在系統中堆積發炎組織與液體而漸漸擴大,花了四十年形成一個兩公分的憩室。電腦斷層影像中,氣管與憩室的距離已不到0.5公分,如果不早點做外科處理,憩室可能擴大穿破氣管。

Stem cell分化成Squamous cell需要多種Growth factor的Signaling transduction來調控,包括:EGF receptor、FGF receptorWntTGF-b receptorHedgehog/GliNotch Signaling,這些是生化/分生及腫瘤生物的範圍。我把這些資訊告訴病人,他終於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他沒罹患Squamous cell carcinoma(鱗狀細胞癌)有趣吧!這病例的重點在長庚與台大的醫師都只要他繼續追蹤,但從胚胎生化、分生、免疫及腫瘤生物的觀點,該憩室必須外科治療,否則可能穿破氣管,另外密閉系統中的發炎反應也易引發癌變,不可不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