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的高中生不知道選修課的意義,大一新生更是亂選之後再退選,也許到了大三之後才會因應自己未來的發展來選課。

我帶過陽明醫學系 醫師科學家學程的學生,大二有一個學期他修了24個學分的課。我一聽到24個學分,嚇了一跳;他說 醫師科學家學程有四個學分,兩個學分是專題討論 (就是Seminar),另兩個學分是實驗室的工作。

我的看法是,如果要參加 醫師科學家學程,「專題討論」與「實驗室工作」四個學分的選修就夠了,其他選修課都是多餘的,因為你根本沒時間學好。醫學系大二才修生物化學,以專題討論而言,每次上課所選讀的 Paper 都很艱深,常會超出大二學生能理解的範圍。「實驗室工作」更不必說了,每週 至少要來實驗室16個小時才能真正做出一點結果。大學生課外活動又多,我不知他在 醫師科學家學程之下,怎樣應付24個學分。

他每週來實驗室工作不到8小時,期末要交報告時,他來找我,一個學期的實驗成果是「零」。為了他的那份報告,我把實驗室原本就有的成果交給他,並替他擬好一些大綱與摘要。一個學期的「專題討論」至少要閱讀 15 Paper,每篇 Paper 都有一個中心思想,即根據現有的知識與你所觀察的現象擬定假設,根據假設去做推論,再根據推論設計實驗去驗證假設。我把撰寫方法告訴他,兩週後,交報告的期限就要到了,他又來找我。他寫了一些東西,讓人看了慘不忍睹,我懷疑他的「專題討論」有去上課嗎?就算有去上課,他有學到 Paper 裡面的研究方法嗎?

他坐在我的辦公室,和我一起看著電腦螢幕 MS Word 的英文字句,我一字一句教他寫英文。寫完一頁之後,我告訴他,你就依照這樣的語法撰寫科學文章。兩天後,他把完稿的檔案寄給我,我看完直搖頭。於是我們又坐在電腦螢幕前,把他所寫的英文全部修改,完稿後,沒有一句是他原本的句子。因為當天下午是交報告的 Deadline,他拿著熱騰騰的七八頁交出去。三年級以後,醫學課程正式登場,他退掉 醫師科學家學程

上週吃飯時與陽明生化所老師聊天,談到學生時,有一位老師覺得有幾位醫學系學生好奇怪,到台大物理系、數學系選課基本上沒甚麼錯,但也不必把它拿出來讓自己覺得跟別人不一樣。必修課他們都能充分理解了嗎?

我進國防醫學院大一的課是這樣:國文(2)、英文(2)、微積分(2)、普通化學(3)、普通化學實驗(1)、普通生物學(3)、普通生物學實驗(1)、中國通史(2)、國父思想(3),共約19-20個學分,沒有任何選修課。仔細看看,每一門課要學好都不容易,再加一門選修課就是一個負擔。請問:普通生物學怎麼讀?那本厚厚的原文書你能翻幾頁?別說普通生物學,普通化學原文書都很難讀,你又讀懂幾分?能讀出作者寫作的涵養嗎?

選修課是一種迷思,必修課中的精華常被學生遺棄,選修課又都只是囫圇吞棗般嚥下,結果是必修與選修都無法消化。對一個大學生而言,虛浮的一堆選修,不如精讀兩三門必修。醫學系的基礎科學教育只有兩年,大三以後的醫學課程浩瀚如煙海,大一與大二若能精讀每學期必修的兩三門原文書,對你未來的影響絕對是選修課無法彌補的。

國防醫學院是單一的學院,選修課表中能選的課不多,更不可能讓你雙主修,版主個人的 "醫學系" 經驗是讀書要有 Focus--精讀必修,選修課除了第二外語,其它能免則免,因為用處實在有限,有空不如加強英文,「原文書」是最好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