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那些事兒2010年的老文章,今天早上從FB跳出,作者是大陸歷史學者葉匡珍如果是二三十年前曾經讀過軍校的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整篇文章毫無新意,當年我們修「中國現代史」、「人生哲學」與「總統蔣公言行」這些課時,不但有專書、有學分,而且還列入每年度的政治大考。

蔣介石現在仍被某些台灣人唾棄,撇開他與台灣的關係,1949年以前,他對中國的確有很大的貢獻。抗戰初期他將日軍由北向南的侵華策略,轉變為由東向西,以平漢鐵路為中日兩軍對峙的界線。這種戰略構思很簡單,因為二十世紀初期就有戰機,長江早已無法成為偏安的天險,但要把政府的戰備資源轉移至西南,工程至為浩大,儘管犧牲了不少軍民,而且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國民黨內部仍爾虞我詐,在神州大地上,能一手撐起戰局,不讓中國向日本投降,蔣介石確實做到了

蔣介石逝世後,秦孝儀作了一首紀念歌,當時每個學生都會唱,我也不例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2k6B9DsJ2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ISnD7M0YiY
歌詞大致是頌揚蔣介石的功績,如果純由歷史學的角度去看,在那個年代,只要你生長在台灣,曾被那樣的環境保護,沒有受到傷害,巍巍蕩蕩 民無能名,「南陽諸葛 汾陽子儀猶當愧其未之能行」,以及整篇歌詞的描述,似乎只是對逝者生平的追念。如果不是處於當今這個年代,那首紀念歌也算是墓誌銘中的佳作。老實說,我民國64年,國小六年級學會這首歌,迄今仍能完整唱出

歷史是殘酷的,蔣介石在國共內戰是個失敗者,建設台灣被指純為反攻大陸,解除戒嚴與民主開放後,台灣歷史反而不敢寫他的正面貢獻。讀國防醫學院時,我們聽過許多蔣介石的故事。對他這個人,以及他所做的事,我個人認為他是個對台灣與中國都有貢獻的人,至少九成以上的台灣人蒙受其利,受害者的冤屈也在今天的台灣社會得以充分平反。

再來談談政治大考。當年軍校一到三年級,每年五六月間有一個特別的考試:一年級考國父思想 (應該還有考一本「訓育專書」),二年級考「人生哲學」與「總統蔣公言行」,三年級考「共黨理論批判」 (記憶所及有錯請指正)。剛開始我也像大多數同學一樣,覺得這種讀本與考試很無聊,但讀久了慢慢對裡面的「文字」產生興趣。一門枯燥的必修課,既然要考試,而且國防部還特別重視,那何不把它們當「國文」課來讀?就像我讀醫學原文書般,一字一句當「英文」來唸。如果這個網誌文章中的遣詞用字,還能讓版友們讀了不礙眼,算是我從政治大考中得到的一點收穫。
------------

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那些事兒/葉匡珍

比起明朝的那些事兒,國民黨正面抗日戰場的這些史實,無疑更值得一說。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是堅持積極抗戰的,並付出了巨大犧牲。國民黨軍隊的戰略是「以時間爭取空間」,這一戰略的實施是成功的,不僅消耗了大量的日軍軍力,也使日軍自此陷入了中國的戰爭泥淖之中,直到它的最後失敗。

早有大陸學者做過統計,抗戰中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投入10萬兵力以上的大型會戰就有22次,像台兒莊這樣重要的戰役有1100多次,各類小規模戰鬥有3萬多次,消滅的日軍至少在200萬人以上,國民黨陸軍犧牲與失蹤者超過3百萬人,空軍犧牲者超過4千人,毀機2000多架,海軍艦隊損失殆盡。在歷次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成連、成營、成團的犧牲者,無法計數。可以說,如果沒有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很難想像中國的抗戰能堅持8年之久。

同樣,國民黨軍隊中也湧現了大量的抗日英雄。在正面戰場上壯烈犧牲的國民黨將軍,史學界早有統計的就有200多位。比如1940年棗宜會戰中,第38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是二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將領。他曾在台兒莊戰役中重創日軍,打過一系列的勝仗。張自忠戰死沙場後,連日軍都為他的武德所震動,稱他為「絕代勇將」,不僅為其鄭重裝殮,而且讓官兵向他行禮。

大陸民眾期望能公平客觀地評價整個抗戰歷史的。在大陸的歷史研究中,至少要把國共兩黨的抗戰歷史當作一個整體來考察與研究,使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都能得到更為公正的表達。歷史記憶求同存異了,雙方才能真正從對立和對抗的心理狀態中解脫出來,共同構建一個有分享也有合作的未來。

其他請閱讀下面的網路文章
http://blog.163.com/gxmxyz@126/blog/static/17042351820108343384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