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總實習的年代,心臟外科病人不多,民眾、軍眷、甚至加上軍人,總共約 30 餘床,住院醫師只有一名被派在軍方的加護病房那個月總醫師每天帶著我們陪魏崢主任查房,其他主治醫師通常就只有我們實習醫師跟著查房。沒想到才實習第二個月,我們儼然已是住院醫師,對照今天三總的人力結構,二十多年完全沒變。當年三總把實習醫師當住院醫師用,有了醫院評鑑之後,這項非法的制度已經廢除。三總遷至內湖之後,病床數增加,但住院醫師並沒增加,一個住院醫師負責三、四十個病人,醫療品質如何?校友們都很清楚,這就是國防醫學院無法進步的最大原因!

軍醫的高層也許無法接受我的說法,就讓我用生物醫學的原理來解釋國防醫學院這二三十年為何在原地踏步的因果關係。人體最容易得癌症的器官是與外界接觸頻繁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另外是女性的子宮頸。這些器官的上皮細胞若受到外來的刺激會引起慢性發炎,例如胃受到胃酸及幽門桿菌長期刺激、肝臟受 B C 型肝炎病毒感染、子宮頸遭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呼吸道則曝露在空氣中的汙染物質細胞因發炎而長期處於快速增生狀態。正常上皮細胞的更新大約 3-5 天分裂一次,一旦有慢性發炎,則 1-2天分裂一次,為的是修補因發炎而受損的細胞,長此以往,基因勢必因過勞而出錯 (突變),這種「錯」,表面上看不出器官的問題,但「錯」誤累積多了,多到讓細胞生長失控,癌症就會產生。

三總的問題不只是住院醫師的超時工作,而且是病人數的超量工作,醫師本身早已突變像是長了多發性的腫瘤,不但醫療品質有問題,研究品質早就輸給私立的醫學中心。軍醫離開軍職後,才知道自己該學些新的觀念,否則會被社會淘汰!

現在回歸正題。月初與同學交班時,我們接到各種手術前的 Routine,外科病人很單純,能開刀的,年紀多半不會太大,病情也不會太糟,按著 Routine 去做,所有的事都不難,只是多而雜就會感覺很煩。民眾病房的節奏比軍方病房快,光是出入院就快得嚇人,那時的實習醫師不只要抽血、換藥、打 IV,還要追報告、借 X 光片,最重要的是負責所有的病歷打字。沒值班那天最希望早點下班,趕快脫離病房,讓自己有片刻的心靈沉澱。平常上班沒有時間處理出院病歷,只有下班後才能抽空完成那些與日俱增的書面工作。我記得有一回三天沒處理出院病歷,第四天居然多達十餘份,用傳統的打字機去打,一份至少要二十分鐘,十份就需要兩百分鐘,因此不值班的那天晚上都是在做這種家庭作業。

除了心臟手術之外,只要與血管有關的問題也屬於心臟 (血管) 外科,下肢靜脈曲張最多,治療的方法就是把曲張的靜脈割除。第一次跟刀靜脈曲張手術,覺得過程有點野蠻,從鼠蹊部切個洞,將下肢的表淺靜脈硬生生地拉出來,好像是在斷人筋脈一樣,有點殘忍。另一項手術讓我親眼目睹硬化的肝臟,病人因肝硬化造成肝門靜脈高壓,導致食道靜脈破裂出血目前的治療方式是用內視鏡結紮食道靜脈,但那時的內視鏡技術仍十分原始,只能診斷,不能治療。病人經輸血後,送進手術室麻醉,腹部切開的瞬間,我看到枯槁萎縮的肝臟,表面粗糙宛如釋迦果實的外皮,有些新生的結節突出又像一顆顆乾癟的葡萄。手術是將肝門靜脈的血引入下腔靜脈,這種手術現在早已絕跡被內視鏡結紮食道靜脈取代。

某天下午,快要下班了,我接到電話說有急診手術病人是一位剛退役的兵退伍前他在某軍醫院做了椎間盤突出的矯正手術,一個月後開始做較激烈的運動。一次的伏地挺身讓他左側下肢突然癱瘓,並且迅速腫脹,病人懷疑是椎間盤手術的問題,於是被緊急送往該軍醫院,電腦斷層顯示主動脈分岔至左側下肢的大動脈出血 (Common iliac artery),問題不在椎間盤。這項手術很簡單,打開骨盆腔將血塊清除,並縫合血管即可,但手術時發現動脈是被手術刀或雷射刮破的,初期被凝固的血塊堵住,病人做伏地挺身用力時將血塊撐開,因此動脈血快速流出造成下肢癱瘓。這項醫療疏失一直被隱瞞,病人不知道內情,退役後沒有軍人身分,自己花錢住院及做復健治療。

椎間盤手術怎會傷及左側下肢的大動脈?我沒去問主治醫師,以我當時的身分最好也別問,但我知道那是一項嚴重的醫療疏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