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實習醫師都有個月底的「換科症候群」,也許現在待的這科並不輕鬆,但習慣之後也就認命了,不想再換科去熟悉一套新的規則。換科當天不但手忙腳亂,腦袋也會一團混亂,而且即將碰到的新學長,人不知怎麼樣。遇到很會 Mur(mur) 的學長,整個月都難過。三總的住院醫師很少,一般外科結束後,我的下一站是民眾病房的心臟外科,那個月病房內沒有住院醫師 ,少了管人的學長蠻爽的!心臟外科是比較特殊的科,病人不多,大約 25-30 床,由我和另一位同學負責病房的雜事。值班很清楚,31 天兩人對分,一個月 15 天在值班,的確很累。

第一次來到民眾病房感覺很新鮮,值班室裡有一張床,還有一台心電圖機器。那台心電圖機器很棒,跟十字大樓的加護病房一樣,線路接好後按 Start,一張漂亮的心電圖馬上跳出來。軍方病房的心電圖機器超爛的,60 歲以上的病人開刀需要心電圖,第一次不曉得很爛,還要班長去借,借來之後才發現每個導程都有按鈕,一個一個按,要能做完標準的 12 導程,簡直是天方夜譚。菜鳥  I1 最常見的是,好不容易在病人身體接上導線,結果發現沒有一個導程跑得出來。上過一次當之後,我也學乖了,做心電圖就把病人帶到加護病房去,比起和機器奮戰,時間上很划算,也方便多了!

我在民眾病房的另一個感覺是舒適,不僅病房看起來舒適,東西用起來也舒適,抽血的空針、打 IV Catheter、換藥的紗布、藥物品項等,沒話說,就是好用。單是抽血的空針就會讓人覺得:抽血竟然可以是那麼容易,「下針」、「見血」、「往後拉」,一切都這麼順手;軍方病房的空針呢?「下針」、「見血」、「往後拉------???」。換藥時,民眾病房有各式各樣的紗布;軍方病房要自己剪 Y 紗,差很多很多!

民眾病房所有的檢驗與檢查,只要從電腦勾選,單子印出後,不必操心甚麼時候會做,排程效率很好,我們也不必親自去檢驗室計數血球;反觀軍方病房的效率奇差,一項檢查開出後,像是丟到垃圾桶一樣,你若不去追蹤或催促,相關的檢查單位常會置之不理。用藥方面軍方病房靜脈注射的抗生素只有唯一的 Ampicillin,民眾病房早已提升至 Cefuroxime (第二代 Cephalosporin),其他公、勞保的用藥,琳瑯滿目,實習醫師初次接觸通常會覺得眼花撩亂

在美國,如果你發生車禍倒在路旁,警察先生一定會先看你的身分證件(如駕照)。如果身分證件輸入電腦,發現你沒有任何醫療保險,你會被送到某家醫院的某個病房,那個病房裡住的是窮人、遊民、吸毒者、愛滋病患等;那時候三「軍」總醫院的「軍」方病房就像美國收容窮人與遊民的雜燴病房一樣可怕

開心手術需要體外循環機,當時的機器設在軍方手術室 (可以想見那是軍購的財產),所有民眾病人都在軍方手術室開刀,開完刀後先在軍方的加護病房觀察,病情穩定之後才轉回民眾病房。因此,我照顧的病人若要做心臟手術,我就要到軍方手術室去幫忙。那時心臟手術只有魏崢主任操刀,我跟他上刀在一旁拉鉤五、六次,手術台上撇開血淋淋的心臟之外,可以嗅出一種特殊的優雅氣氛。「快」與「穩」是心臟手術成功的要訣,整個過程十分緊湊,我依稀記得流程梗概。

冠狀動脈的繞道手術前,總醫師會先上台鋸開胸骨,取出要移植的動 (Internal mammary artery),然後魏主任上場先將體外循環建立起來,病人的血液在機器內進行氧氣交換,同一時間,心臟會被處以高鉀而停止跳動。接著是進行冠狀動脈的繞道,魏主任戴著特殊的放大鏡,將移植的動脈與主動脈和心臟本身的冠狀動脈縫合,然後用電擊使心臟重新跳動,最後一步是關閉體外循環。整個過程驚險萬分,我曾想過,萬一電擊後心臟不跳了怎麼辦?魏主任的定力真好,不慌不忙,看到他在放大鏡下縫合血管時,我好羨慕他那種優雅的姿態,心裡想著,自己有一天會不會也像他一樣!

冠狀動脈的繞道手術結束後,病人直接送入軍方加護病房。病人脫離體外循環到進入加護病房,中間大約是兩小時,我記得魏主任會在加護病房觀察病人的尿液。手術後的每一滴尿都價值千金,病人尿量足夠,代表心臟收縮功能正常。我每天都要跟著總醫師陪魏主任查房,就做為一位醫師而言,魏主任的風範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其後在他身上發生許多事情,只能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他離開三總,對於他、對於軍醫,都是極大的損失!

退伍那年,我很想出國,但有好一段時間,我常反問自己是否要試試外科系中最冷門的心臟外科。實習兩年中,我唯一仰慕的學長就是魏崢主任。

白色巨塔中,有傲慢、有偏執、有自私、有狹隘,這些都不足以動搖一位醫者的地位,如果涉入貪婪,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前途,整座白色巨塔亦將為之動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