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面那篇文章寫兩個小孩的故事,其中之一是目前在國醫就讀的學弟。我發現很多人在部落格中收藏那篇文章,讀過之後彷彿看見進入國防醫學院前的自己。

其中有一句話「他每週只跟父親拿一千元當生活費 (現在的彰化)」,只有經歷過的窮小孩才能體會個中的辛酸。民國七十年初,台北市生活費仍然貴得嚇人,每天一百塊錢過得很辛苦 (吃飯,日用品,參考書)。十八歲,正是成長的旺期。我記得那時晚上 10 點讀書常會胃痛,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出來吃碗麵,後來知道只要把胃酸中和就可緩解疼痛。當時我常在各種「麵」中選半天,牛肉湯麵有厚厚的油脂,吃下去撐得比較久。大碗的就要 20 塊錢,那還只是個手推車的游動麵攤,而我一定要吃大碗的,不然無法撐過一整夜。老闆很喜歡我,常會在麵裏加兩塊牛肉或一個鹵蛋,想到那個場景,讀過下面的文章,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

進入國防醫學院的第一頓飯是民國 71 8 5 日中午,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種出門在外能夠飽餐一頓的感覺。

【聯合報陳淑湄(彰化和美)】2010.10.21 http://www.udn.com/2010/10/21/NEWS/LIFE/X1/5923250.shtml
教養觀點/力爭上游的孩子
我認識一位從事汽車維修的朋友,他的孩子爭氣地推甄上國防醫學院。

當父親的難掩喜悅地與我分享。這個孩子看著父親辛苦工作,每天幾乎都要九點才能回到家,就為了賺取微薄薪資養家,所以知道要力爭上游;加上本身資質好,又肯努力,終於看見成果。而孩子的母親也一直充當書僮,伴讀或接送孩子補習。我心想,有用心的父母才能造就努力向上的孩子,所以教育工作又怎能全都仰賴學校師長呢?


另一個孩子的父親是油漆師傅,工作辛苦自不在話下。這個孩子上大學後。必要時才會搭公車,平日大都靠走路,說是可以順便運動,鍛鍊身體。他每週只跟父親拿一千元當生活費,這一千元還包括手機和網路費。當父親的擔心孩子不夠花費,但孩子說:「哥哥和妹妹也在念大學,我們三個兄妹都要開銷,怎麼能不節儉呢?何況爸爸賺錢那麼辛苦。」

沒錯,做父親的每學期開學就為籌學費傷腦筋,感人的是孩子能體恤,時時節省開銷,當用則用,當省則省,一放暑假便隨著父親到工地打工。我跟師傅聊天說:「這樣辛苦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你會苦盡甘來的。」
師傅笑著說:「希望如此。」

生命的長河裡薪火相傳,如是般的父子情緣,讓人感到充滿希望和溫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