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留校時選擇生化學科是看準了分子生物學的蓬勃發展,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項選擇讓我栽了跟頭。

早期學生的生化實驗內容很傳統,不外是醣類、脂質、胺基酸的定性實驗,有的好像現在的高中生都做過了。我帶過幾年生化實驗,在課程中加入蛋白質電泳、從血液中抽取 Genomic DNA、從大腸桿菌中抽取質體 (Plasmid)、限制酶的作用、RNA純化、及核酸電泳。當時學生被大體解剖壓得喘不過氣來,還有四學分的生物化學正課,儘管我花很多工夫去準備實驗材料,同學們的興趣好像十分平淡。我不曾當人,成績很差的同學,我會把他們找來重考,最後的分數一定不會低於 70 分。

寫這些是要告訴學弟們,分子生物技術是當前生物醫學研究的基礎,沒有分子生物就沒有研究,缺少分子生物的文章基本上很難登堂入室。我看了現在學弟們的課表,分子生物學已另闢為兩學分的課。提醒學弟們,這門課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大體解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