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納勞基法, 衛福部為此打造新專科!
http://theme.udn.com/theme/story/10108/1863902  
醫師納入勞基法,可行性有問題,法案可能無限期擱置,一旦施行,反而是災難。在勞基法下的醫師每天上下班要打卡,醫院(尤其私人醫院)的管理系統會隨時監控醫師下午5:30以後是否真的在醫院像勞工在生產線上 “積極工作,因為要計算加班費。沒在積極工作(睡覺)怎算加班?你要想從私人醫院多賺一塊錢都不容易,老闆算得比你精,一個晚上值班接十二個新病人,平均一小時接一個才算積極工作。真的有醫院的管理階層這樣想,醫師納入勞基法後,他們也會把醫院變成這樣來經營。反過來想 “積極” 工作才能領加班費,這樣有錯嗎?但你想變成這樣的醫師嗎

Hospitalist(專責一般醫療主治醫師)
http://hospitalist.twnct.net/file/201572049646.pdf
美國推這個制度有其醫學教育的背景。醫預科四年+醫學院四年+內科訓練三年,此時大多數內科醫師已積欠三四十萬美金的助學貸款,亟欲償還貸款,因此拿到內科專科之後願意繼續留在病房擔任Hospitalist,薪水比照主治醫師(年薪高於20~萬美金 vs 內科次專訓練--年薪6萬美金)三四十萬美金只需做三四年Hospitalist就能還完很划算待還完貸款之後,再考慮次專訓練 或開業 或繼續做已順手且薪水不錯的Hospitalist衛福部想模仿美國推行Hospitalist,沒考慮到台灣的教育費用跟美國完全不同。在台灣很少內科醫師會放棄次專訓練,直接長期投入Hospitalist。拿到次專的內科醫師會另謀高就,也很少人會長期去做Hospitalist。衛福部要推甚麼?怎麼推得動上面的聯結文章中,長庚醫院2003年開始推行Hospitalist,原因是缺乏住院醫師,而採取「備V」的策略。簡單地說,你想在長庚升V,次專之後必須先做備VHospitalist,視情況(表現,例如教職)再升正式的次專主治。「備V其實就是廉價V其次台大醫院有學術光環,也可吸引有次專的內科醫師暫時做幾年Hospitalist。長期去推Hospitalist這個專科,不太可能

我不認為台灣有推Hospitalist的條件。台灣甚麼都想變,變了之後變好了嗎醫師納入勞基法與Hospitalist,推下去恐怕又跟教改、醫改、普設大學一樣越改越糟,變成醫師的夢

慈濟換藥選最便宜的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60803/37333527/  
不只慈濟,每家醫院都面臨相同的問題。藥價差不是幾十元或幾百元,多半是幾毛錢或一二元台幣,許多慢性病患常用藥品,數量龐大,一顆藥便宜幾毛錢,每個月可替醫院節省數十萬元來支付 "開藥" 醫師的薪水。醫院也可把盈餘用在醫院軟硬體改善,增添設備,端看醫療院所怎麼運用,多賺些錢,才能活下去,跟一般企業一樣,不賺錢的企業結局就是關門大吉。

版主的看法:
1.
除非台灣經濟再度起飛,否則只能這樣。
2.
台灣人用台廠藥,這是一種內銷經濟,沒甚麼不好,也許能扶植幾家藥廠做研發,中國大陸與日本也都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