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企業喜歡捐錢給自己開的大學及醫院用來節稅開醫院很有用,不但可從健保撈錢,還可吸引人潮賺錢,醫材、藥品、儀器也有價差流入財團的企業。公立醫院沒有企業的捐款,政府又沒錢補助,教學與研究若要做得好,只能靠基金會數千到數萬元的小額募款,捐款人多半是醫療相關產業的代理商及病人。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其於民國八十九年八月成立的 MG149 帳戶被追查,要說柯文哲從MG149獲取多少利益我絕不相信確切,應該是柯自掏幾百萬投入研究民國七十八年起到現在,從口袋掏出去支付研究的錢不下三四百萬。民國七八十年代在台灣做研究起步很難,柯文哲想必也付出不少MG149 的本意是幫助年輕的醫師起步做研究,然而醫院能募款的主要對象只有廠商及病人,也許台大醫院從來沒去注意那些多半是不樂之捐。


台大醫院有四百多個募款基金帳戶,廠商多半只是小型的代理商公司規模不大他們喜歡捐款嗎?當然不喜歡!但能不捐嗎?這就是問題所在。羅淑蕾之所以有資料可爆,廠商應該提供不少內幕,而那些廠商恐怕也捐怕了。另一個捐款來源是病人,許多住進台大醫院的病人認為送錢可以提早等到病房並得到特別的照顧,只要有病人捐款,醫病的對價關係就一定存在。人體從頭到腳每個器官在台大醫院都有基金會,而基金會的助理也不時穿梭在病房遞送基金會的名片,你很難想像兩個病人在病房討論自己捐了多少錢給基金會。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政府任由企業設置醫院,在美國那些錢本應由企業捐給醫院作為教育與研究之用,在台灣則由企業自己開醫院從健保錢,再利用醫院賺更多的錢。企業有其專業,醫療非其專業,用企業的手段來經營醫院是台灣醫療的奇觀。網路每天都有MG149的新聞,那些都不是重點,柯文哲利用MG149逃稅洗錢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極低),從此案我們應檢討政府讓企業廣設醫院所衍生的問題。


醫院開設的基金會不宜向藥商及醫材/儀器商募款更不應直接向病人募款政府應制定辦法鼓勵大企業捐款給公立醫院的教研基金會,以制衡由財團法人設立的大型醫院恣意擴張。

150x1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leem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